[发明专利]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9955.5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银;孙林;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鹰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457;G06F16/2455;G06F16/29;G06F16/27;G06F16/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迹 存储 检索 方法 系统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1.一种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数据采集端通过数据采集器收集航迹数据;
步骤S2:通过分布式日志接收服务把航迹数据接入到分布式数据总线中;
步骤S3:分布式数据总线通过分区管理数据,分布式数据总线通过消费者组和偏移量记录大数据计算引擎使用数据的情况;
步骤S4:通过大数据计算引擎读取分布式数据总线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统一数据记录目标;
步骤S5:融合并统一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搜索引擎中;
步骤S6:将存储到分布式搜索引擎的数据通过时间及空间叠加过滤,并且自定义数据精度获取详细航迹及抽样航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是通过雷达控制器和AIS设备对航迹数据进行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分布式日志接收服务包括:
分布式接收服务:通过部署多台不同接收服务来接收不同数据采集器采集的航迹数据,并由总控服务器控制数据接收状况;
分布式译码服务:利用不同接收服务的配置对采集的航迹数据进行译码,转化成可识别字符数据;
分布式传输服务:将可识别字符数据发送到分布式数据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分布式数据总线通过主题和分区存储航迹数据,同一个主题的航迹数据存储在不同分区里,每个分区包括主分区和备分区,主分区和备分区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大数据计算引擎读取分布式数据总线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把同一目标及同一时刻的不同数据融合成统一的航迹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融合并统一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搜索引擎中,每个计算周期的数据作为一个索引,每个索引包括主分片和备分片,将数据存储到不同分片中,并且对不同的字段类型匹配不同的存储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迹存储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建立空间网格,将所有的航迹数据放入空间网格中,通过自定义网格精度计算得到每个空间网格的长度Stile,计算公式如下:
Stile=C*cos(latitude)/2zoomLevel
其中,C代表地球周长,C=2πr,r为航迹点处地球的半径;latitude为航迹点的纬度值;zoomLevel为查询所自定义的网格精度;
步骤S6.2:根据查询检索条件所指定的时间范围内检索出所有原始航迹数据放入一级时间数据桶;
步骤S6.3:根据查询检索条件所自定义的网格精度检索出所有原始航迹数据中放入二级空间网格数据桶;
步骤S6.4:在一级时间数据桶中划分二级空间网格数据桶,把检索的原始航迹数据,按照航迹点时间和经纬度匹配对应的一级和二级数据桶,每个二级空间网格数据桶里保留一条记录。
8.一种航迹存储与检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数据采集端通过数据采集器收集航迹数据;
模块M2:通过分布式日志接收服务把航迹数据接入到分布式数据总线中;
模块M3:分布式数据总线通过分区管理数据,分布式数据总线通过消费者组和偏移量记录大数据计算引擎使用数据的情况;
模块M4:通过大数据计算引擎读取分布式数据总线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统一数据记录目标;
模块M5:融合并统一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搜索引擎中;
模块M6:将存储到分布式搜索引擎的数据通过时间及空间叠加过滤获取详细航迹及抽样航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鹰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鹰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9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连续输胶模式的自动供胶混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挂钩及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