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装置及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9614.8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将新材料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6;B66B7/12;B66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山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8 | 代理人: | 周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园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电梯 钢丝绳 状态 检测 装置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曳引机构,所述电梯井道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曳引机构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测量系统和颜色识别系统,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摄像头对钢丝绳的多个位置进行拍摄,并通过测量系统和颜色识别系统来对钢丝绳的直径尺寸进行测量以及表面存在色块的颜色进行判定,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当判定钢丝绳变形或生锈,报警器报警,完成预警,有效提高了现有技术的检测效率和检测效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装置及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钢丝绳作为电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应力、摩擦和腐蚀等损伤,造成钢丝绳产生疲劳、断丝和磨损。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传统的钢丝绳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主观影响大等缺点,从而导致电梯钢丝绳缺陷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因此,对钢丝绳表面缺陷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装置及预警系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曳引机构,所述电梯井道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曳引机构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所述电梯井道的右侧壁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电梯井道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右侧延伸至空腔内,所述电梯井道内部右侧上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前侧所述安装板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活动贯穿于两个安装板,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外圈固定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
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钢丝绳提取模块、测量系统、颜色识别系统、GPS定位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紧急停止模块;
所述测量系统包括钢丝绳直径测量模块和直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颜色识别系统包括色块提取模块和颜色识别模块;
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钢丝绳提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钢丝绳提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钢丝绳直径测量模块和色块提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直径测量模块和色块提取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分别与直径数据存储模块和颜色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径数据存储模块和颜色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活动贯穿电梯井道的顶侧至空腔内,所述配重块位于空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筒左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补光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一种预警系统,包括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状态检测装置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报警器、固定位置直径比较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固定位置直径比较模块和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固定位置直径比较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将新材料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将新材料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