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其联合无土栽培作业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49275.3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刘庆华;林加发;童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A01G31/00;A01K63/00;A01K63/04;A01K61/80;A01K61/59;H04N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今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3 | 代理人: | 魏星 |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立体 养殖 及其 联合 无土栽培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河蟹养殖与无土栽培联合作业方法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其联合无土栽培作业的方法,包括,将河蟹排泄物混入水中的步骤;将混有河蟹排泄物的水传输至无土栽培架的步骤。本发明将河蟹立体养殖场与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巧妙地结合为一体,解决了如何将河蟹的排泄物应用于无土栽培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蟹养殖与无土栽培联合作业方法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其联合无土栽培作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的排泄物中富含无土栽培的植物所需要的钾盐,如果能够将河蟹的排泄物作为营养剂供应给无土栽培的植物,则能够减少无土栽培的营养剂成本,然而,螃蟹的排泄物收集不便,并且以其为原材料生产营养剂成本较高。目前,现有技术难以将河蟹的排泄物应用于无土栽培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其联合无土栽培作业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其联合无土栽培作业的方法,包括,
将河蟹排泄物混入水中的步骤;
将混有河蟹排泄物的水传输至无土栽培架的步骤。
优选的,还包括,将混有河蟹排泄物的水进行一次过滤的步骤。
优选的,还包括,
将从无土栽培架流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的步骤;
将经过二次过滤的水传输至养殖盒的步骤。
优选的,将河蟹排泄物混入水中的步骤包括,
向养殖盒内部注入过量清水的步骤;
养殖盒通过虹吸结构排出其内部的河蟹排泄物的步骤。
优选的,还包括,
行走机构驱动自动投料机依次停靠在每列养殖盒旁侧的步骤;
自动投料机对养殖盒进行投料的步骤。
优选的,自动投料机的投料步骤包括,第一驱动器驱动阀片旋转的步骤。
优选的,还包括,
行走机构驱动自动投料机依次停靠在每列养殖盒旁侧的步骤;
自动观察机对养殖盒内的河蟹进行拍照识别的步骤。
优选的,自动观察机的拍照识别步骤包括,
第二驱动器驱动摄像机支架靠近养殖盒,使得安装于摄像机支架上的摄像机伸入养殖盒上的观察窗的步骤;
摄像机进行拍照,并且将图像传输至工业电脑的步骤;
工业电脑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河蟹大小的步骤。
优选的,还包括,
行走机构驱动自动投料机和自动观察机依次停靠在每列养殖盒旁侧的步骤;
自动投料机对养殖盒进行投料的步骤;
自动观察机对养殖盒进行拍照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河蟹立体养殖场与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巧妙地结合为一体,解决了如何将河蟹的排泄物应用于无土栽培中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通过使用虹吸结构排出养殖盒内部多余的清水,解决了河蟹排泄物容易堆积在养殖盒底部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