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泌体分泌培养基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培养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820.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麦志国;刘元旦;陈群珍;尹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研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泌体 分泌 培养基 脐带 间充质 干细胞 培养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分泌培养基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培养分离方法,涉及外泌体富集和分离技术领域以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以下组分:100‑300ng/ml的EGF、50‑150ng/ml的TGF、10‑30μg/ml的辅酶Q10、300‑600μg/ml的钾盐、0.3‑0.9μg/ml的果糖二磷酸钠和100‑300μg/ml的组胺二盐酸盐。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外泌体分泌培养基可以在相同数量的培养细胞条件下获得更多数量的外泌体。上述外泌体分泌培养基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进而推动外泌体在医疗、抗衰老、美容等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泌体富集和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泌体分泌培养基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培养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并包裹了蛋白质、mRNA、微小RNA(microRNA)、非编码RNA(lncRNA)、DNA、脂质等物质的膜性囊泡,研究发现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肿瘤免疫、肿瘤治疗、组织损伤修复、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科学家JamesE.Rothman和Randy W.Schekman,德国科学家Thomas C.Südhof基于细胞内部囊泡(外泌体等)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来自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诱导分化为肌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能力。MSCs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而且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性能,调节免疫应答。
近年来,研究发现,来源于MSCs的外泌体(MSCs-Exo)具有与MSCs相似的组织损伤修复和再生功能。外泌体(exosome)是多种细胞分泌的膜外小囊泡,直径30~200nm,可以转运核酸、脂质和蛋白质,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MSCs相比,外泌体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更加稳定,体内同种异体给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较低,并可为各种疾病提供替代疗法。MSCs-Exo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MSCs-Exo发挥组织损伤修复和再生功能的研究领域,MSCs-Exo起到抗衰老和保健作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美容作用。
目前,市售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正常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其分泌的外泌体数量非常的少,培养的细胞数和分泌的外泌体数的比大约为1:5。也就是说,目前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只分泌很少量的外泌体,若要提炼出外泌体用于临床,必须培养大量干细胞,这样会产生巨大成本而失去实际应用意义。况且外泌体数量太少也给下游分离纯化带来较大的操作难度。此外,目前正常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只是细胞间维持相互关系的成分例如主要含有G蛋白(调节细胞生化功能),而激活修复组织细胞的成分含量较少,例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泌体分泌培养基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培养分离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泌体分泌培养基,其以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以下组分:100-300ng/ml的EGF、50-150ng/ml的TGF、10-30μg/ml的辅酶Q10、300-600μg/ml的钾盐、0.3-0.9μg/ml的果糖二磷酸钠和100-300μg/ml的组胺二盐酸盐。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以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以下组分:200-300ng/ml的EGF、100-150ng/ml的TGF、20-30μg/ml的辅酶Q10、300-600μg/ml的钾盐、0.6-0.9μg/ml的果糖二磷酸钠和200-300μg/ml的组胺二盐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研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研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