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6173.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车谦功;任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博而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4 | 分类号: | B25J9/04;B25J9/10;B25J15/08;B25J13/06;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王萍 |
地址: | 25171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取 圆筒 工件 机器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本申请由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圆筒形工件,如对电机定子铁芯的搬运和码垛,夹具总成安装在机器人总成和驱动机构的末端,和机器人总成偶合成一体,由机器人统一控制,形成机器人的第七轴,实现了最大的协调性。夹具总成采用内胀紧式结构,三组撑紧臂可以通过机器人控制伸出或收回,实现夹具总成夹持范围的胀大或缩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圆筒形金属工件夹紧和搬运的夹具,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外夹紧式的夹具。这种夹具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在机器人对工件码垛时不适用,因为当圆筒形工件竖立码垛时,工件与工件之间紧靠在一起,没有容纳夹具的空间。
二是普通内孔胀紧式夹具。此种夹具尽管可以避免外夹紧式夹具码垛时的空间干涉问题,但是常见的此类夹具一般比较简单,只是采用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和原理,即:中轴与周围均布的三个或两个胀紧接触爪形成平行四边形,当人工提起胀紧接触爪而中轴相对下移时,夹具直径方向收缩;反之,中轴上提时,夹具直径胀大,撑紧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靠摩擦力提起工件,以此实现夹持。这种夹具也不适合机器人搬运和码垛的要求,因为这种夹具收缩进入圆筒形工件内时,要保证胀紧接触爪接触到工件底部,中轴必须向下伸出工件下端面,而胀紧时中轴又要上升高出工件上端面,对于自动化领域,工件是由链板输送线运送的,工件下面一般来说没有孔供中轴下伸,而对于中轴上升,这个升高的距离会抵消机器人码垛的有效高度,而且对不同内径工件,中轴升高的高度不同,码垛高度位置不好控制,所以并不能通用。
再者,仅机械结构的夹具不具备夹紧状态的指示和信号反馈,不能满足控制系统需要。如果没有夹紧,机器人搬运时会出现工件甩脱事故,其可靠性、安全性不能满足需要。现有夹具在控制等方面不能满足机器人自动化夹持工件的要求,由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方式替代人工搬运和码垛势在必行,故急需研发一款更加可靠、安全、空间可行、且能够实现夹紧状态反馈信息的夹紧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以便解决现有夹持圆筒形工件的夹具存在的空间干涉、可靠性低和安全性差等问题,且能够实现夹紧状态信息实时反馈,进一步提高了夹持码垛效率和精度。
本申请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机器人总成和机器人总成外接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总成末端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下方连接夹具总成;所述夹具总成包括丝杠,所述丝杠上下依次设置与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活动连接上连杆,所述第二螺母活动连接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末端均设置撑紧臂,所述撑紧臂与上连杆和下连杆均为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下移动时的幅度相同,使撑紧臂在缩胀时始终保持上下两端同样的幅度,以保证和工件内壁上下两端均匀接触,保持最大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总成还包括连接盘和连接板;所述连接盘和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丝杠的顶部和底部位置;所述连接盘中心处设置联轴器用以连接丝杠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母通过螺母销轴与上连杆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螺母通过螺母销轴与下连杆旋转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通过臂销轴与撑紧臂旋转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销轴连接更加简单易安装,强度也得以保证,且销轴维修和更换更加快捷,替换件易得。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两侧均设置导轨,所述导轨顶部固定于连接盘上,底部固定于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组导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形成一定宽度的缝隙,便于上连杆和下连杆在缝隙之间只做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而不能沿圆周方向转动,以达到防止撑紧臂随丝杠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盘连接;所述导轨底部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博而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博而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1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