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桥梁建筑施工用防碰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4938.2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利峰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1F9/669;G09F9/33;H02J7/35;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5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桥梁 建筑 施工 碰撞 装置 | ||
1.一种智能桥梁建筑施工用防碰撞装置,包括支撑柱(1)、连接杆(4)、栏杆(8)和支撑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且支撑座(9)的四个拐角处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栓(10),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块(5),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结构(3),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栏杆(8),所述栏杆(8)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6),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1),且衔接块(11)的顶端设置有警示机构(7),所述警示机构(7)包括支撑杆(701)、箱体(702)、LED显示屏(703)、散热孔(704)、蓄电池(705)、连接座(706)、调节栓(707)、调节座(708)、太阳能光伏板(709)以及控制盒(710),所述支撑杆(701)的外侧壁活动连接于衔接块(1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702),且箱体(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ED显示屏(703),所述箱体(702)两侧设置有散热孔(704),所述箱体(7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06),且连接座(706)的内部贯穿有调节栓(707),所述调节栓(707)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调节座(708),且调节座(70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板(709),所述箱体(70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705),所述箱体(702)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盒(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桥梁建筑施工用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收纳槽(301)、蜗杆(302)、蜗轮(303)、卡接销(304)、卡接槽(305)、活动轴(306)、转轮(307)以及活动槽(308),所述收纳槽(301)设置于支撑柱(1)的内部,所述收纳槽(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蜗杆(302),所述蜗杆(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销(304),且卡接销(304)的底端设置有卡接槽(305),所述蜗杆(30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蜗轮(303),且蜗轮(3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轴(306),所述活动轴(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307),所述活动轴(306)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槽(3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桥梁建筑施工用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301)在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四组,且收纳槽(301)在支撑柱(1)的内部呈对称分布,所述蜗杆(302)和蜗轮(303)的齿板之间均呈啮合连接,所述蜗杆(302)和卡接销(304)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桥梁建筑施工用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301)和蜗杆(302)之间呈滑动结构,所述卡接槽(305)设置于连接杆(4)的内部,所述卡接销(304)和卡接槽(305)之间呈卡合结构,所述蜗轮(303)和活动轴(306)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轴(306)贯穿于支撑柱(1)的内部,所述活动槽(308)设置于支撑柱(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桥梁建筑施工用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6)包括固定环(601)、固定槽(602)、支撑板(603)、腔室(604)、加强筋(605)、胶皮垫(606)、空腔(607)、弹簧(608)以及受力面(609),所述固定环(601)固定连接于栏杆(8)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环(6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602),所述固定环(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3),且支撑板(603)的内部设置有腔室(604),所述腔室(6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605),所述支撑板(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皮垫(606),且胶皮垫(60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607),所述空腔(60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608),所述胶皮垫(606)的一端设置有受力面(6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利峰,未经张利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9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先半后整的预制小箱梁桥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