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桥钢梁节段荡移装置及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548.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任雷;陈冉;董正良;卢亮;黄龙;郭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桥 钢梁 节段荡移 装置 吊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拉桥钢梁节段荡移装置及吊装方法,包括第一起吊荡移系统和第二起吊荡移系统,第一起吊荡移系统设有第一起吊动力单元和第一荡移单元,第二起吊荡移系统设有第二起吊动力单元和第二荡移单元,通过第一起吊荡移系统和第二起吊荡移系统设的配合,完成钢梁的高效安装。本发明施工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安装快速,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缩减施工工期,减少吊装设备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拉桥钢梁节段吊装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拉桥钢梁节段荡移装及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因造价经济、耐久性好、养护成本低而得到广泛运用。部分叠合钢梁节段吊重较大,安装位置超出起吊设备性能覆盖区域,山区复杂地形难以采用超大型设备,造成施工难度增大。
在传统施工中,通常采用增大起吊设备性能的方式解决。此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对基础承载力要求增大、主塔附墙设计难度加大、施工风险及成本大幅增高。
中国专利文献CN 111424556 A记载了一种斜拉桥主梁的架设方法和斜拉桥主梁,该方法对吊装设备的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使用的存在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103147405A记载了一种斜主桁斜拉桥钢梁架设方法,该方法对基础承载要求较大,吊桥设备位于钢梁上方,存在施工风险,成本也较高,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拉桥钢梁节段荡移装置及吊装方法,解决了吊装时,吊装设备安装麻烦,结构相对复杂,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效率较低,施工周期长,吊装设备投入成本较大,对进出承载要求较高,使用限制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拉桥钢梁节段荡移装置,包括第一起吊荡移系统和第二起吊荡移系统,第一起吊荡移系统设有第一起吊动力单元和第一荡移单元,第一起吊动力单元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卷扬机,第一卷扬机设置在上横梁上端,第一荡移单元设有多个第一滑轮组,第一滑轮组位于上横梁下方,第一滑轮组通过钢缆和第一卷扬机连接,第二起吊荡移系统设有第二起吊动力单元和第二荡移单元,第二起吊动力单元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设置在主梁上, 第二荡移单元设有多个第二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位于中塔柱上,第二滑轮组通过钢缆和第二起吊动力单元连接,还设有第三滑轮组,第三滑轮组位于第二卷扬机一侧;
上横梁上对称贯穿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固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转动设有导向件。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吊装孔、第二吊装孔、第三吊装孔、第四吊装孔,第一吊装孔、第二吊装孔、第三吊装孔、第四吊装孔分别位于上横梁外侧,中塔柱内侧相对设有多个中塔柱锚固点,第二滑轮组设置在中塔柱锚固点上。
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多个自适应装置,自适应装置通过固定板和第二套筒铰接,导向件转动设置在第二套筒内,多个自适应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一侧,导向件套设在钢缆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支撑筒,接触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接触头,支撑筒内壁沿轴向分布有多个清洁球。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自适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中间位置设有立柱,立柱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立柱螺纹连接有限位钉,立柱上套设有旋转架和弹簧,弹簧位于旋转架和底座之间,旋转架上设有限位阶台,限位阶台抵靠在限位钉上,限位阶台通过锁紧钉连接有盖板,盖板内侧设有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第二沉孔直径大于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穿设有支架,第二沉孔通过固定钉连接有限位盘,支架下端抵靠在限位盘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旋转架两侧对称设有套环,套环内径和底座外径相匹配,限位阶台均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盖板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二螺纹孔直径和连接孔直径相匹配,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撑板,撑板通过固定钉和固定板铰接,固定板位于两个撑板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卷扬机的数量为4组,第二卷扬机的数量为4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