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多工位锻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021.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0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友良锻造铝合金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J13/02;B21J13/14;B21K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朱成之;张静洁 |
地址: | 2421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铝合金 轮毂 多工位 锻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多工位锻造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的下模组件设有多个锻造工位,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的多个锻造工位配合,完成多个锻造工序;其中,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固定连接一上模座;上模,其设置于上模座的下表面;模框,其设置于上模板下方,且位于上模座的外部;弹簧座,其设置于上模座与模框之间,所述弹簧座内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卸料圈,其设置于上模座外侧,且连接于弹簧座的下表面;一对哈夫模圈分合部件,其对称设置于模框下方两侧,每个所述的哈夫模圈分合部件设有哈夫模,两个所述的哈夫模对合形成哈夫模圈,并使得所述的哈夫模圈与上模之间形成型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多工位锻造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它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零件。
传统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是先由压铸机压铸一个铝合金轮毂毛坯,如图1所示:毛坯具有轮辐和一部分轮辋,没有轮缘。后经毛坯扩口(参见图2)、旋压成型(参见图3)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轮毂。此工艺的弊端在于工艺复杂,它需要把铝材溶化进行压铸一个毛坯,然后用压机扩口轮辋,再用旋压机旋出轮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多工位锻造装置,通过各个部件的配合能够较为简单的对轮毂进行锻压生产,锻压完成后能够自动将轮毂从模具中取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多工位锻造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的下模组件设有多个锻造工位,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的多个锻造工位配合,完成多个锻造工序;其中,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
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固定连接一上模座;
上模,其设置于上模座的下表面;
模框,其设置于上模板下方,且位于上模座的外部;
弹簧座,其设置于上模座与模框之间,所述弹簧座内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卸料圈,其设置于上模座外侧,且连接于弹簧座的下表面;
一对哈夫模圈分合部件,其对称设置于模框下方两侧,每个所述的哈夫模圈分合部件设有哈夫模,两个所述的哈夫模对合形成哈夫模圈,并使得所述的哈夫模圈与上模之间形成型腔。
每个所述的哈夫模圈分合部件包括:
上模油缸;
滑块和上模导轨,所述的上模导轨设置于模框下方的一侧,所述的滑块活动设置于上模导轨上,且连接于上模油缸的活塞杆端;
所述的滑块还与哈夫模相连,所述哈夫模可相对于滑块上下移动或跟随滑块一起水平运动。
所述的模框与卸料圈之间设有锁紧圈,所述的哈夫模圈分合部件还包括:一第二复位弹簧,用于顶住所述的哈夫模;
当两个所述的哈夫模对合形成哈夫模圈时,所述的哈夫模圈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哈夫模圈向上移动进入到锁紧圈,锁紧哈夫模圈上部。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
下模板;
设置于下模板上的下模导轨;
滑动模板,其活动设置于下模导轨上;
所述的滑动模板上表面设有多个下模座,每个下模座与锻造工位一一对应,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锻造下模;
所述的哈夫模圈、上模和锻造下模之间形成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友良锻造铝合金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友良锻造铝合金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行走路径的调度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资源循环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