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倒推车功能的电动两轮摩托车两挡变速换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1443.4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朱国强;高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04 | 分类号: | B62M11/04;B62M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车 功能 电动 摩托车 变速 换挡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倒推车功能的电动两轮摩托车两挡变速换挡结构,包括电机轴、输出轴、同轴固联的低速挡盘齿轮和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电机轴上同轴固联有低速挡输入齿轮及活动套接有高速挡输入齿轮,低速挡输入齿轮与低速挡盘齿轮啮合,电机轴上还连接有可与高速挡输入齿轮啮合或分开的离合器,输出轴上连接有低高速挡输出齿轮,低速挡输出齿轮与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啮合,高速挡输出齿轮与高速挡输入齿轮啮合,低速挡盘齿轮、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低速挡输入齿轮和低速挡输出齿轮中的任一低速挡齿轮为单向齿轮,高速挡输入齿轮和高速挡输出齿轮中的任一高速挡齿轮为单向齿轮。本结构有利于电动两轮摩托车高低两挡快速换挡及实现倒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齿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倒推车功能的电动两轮摩托车两挡变速换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出行的需求,电动摩托车尤其是两轮电动摩托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价格便宜、上手快、行驶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的经济环保型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电动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节速度,目前主要是通过调节输入电机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机的转动来实现电动摩托车变速。但通过电压或电流调节电动摩托车速度,在电动摩托车调节至低速时,电机低速运转,电机输出的功率和扭矩相应变小,使得电动摩托车在上坡过程中无力,导致电动摩托车在坡度较大时无法上坡,十分影响电动摩托车的使用。同时电动摩托车在上坡电流放大,电机将会快速发热温度升高,使得电机和控制系统容易烧毁,造成电动机的损坏。
目前,有使用变速箱中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通过与传动齿轮同轴连接的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传动,带动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将电机的速度改变之后传出。但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方式存在换挡时机械传动复杂,不利于电动车快速换挡,而且不能实现倒推车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使用变速箱中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通过与传动齿轮同轴连接的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传动,带动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转动,来实现将电机的速度改变之后传出,但存在换挡时机械传动复杂,不利于电动车快速换挡,而且不能实现倒推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倒推车功能的电动两轮摩托车两挡变速换挡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倒推车功能的电动两轮摩托车两挡变速换挡结构,包括电机轴、输出轴、同轴固联的低速挡盘齿轮和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所述电机轴上同轴固联有低速挡输入齿轮及活动套接有高速挡输入齿轮,所述低速挡输入齿轮与低速挡盘齿轮啮合,所述电机轴上还连接有可与高速挡输入齿轮啮合或分开的离合器,所述高速挡输入齿轮位于低速挡输入齿轮和离合器之间;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低速挡输出齿轮和高速挡输出齿轮,所述低速挡输出齿轮与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啮合,所述高速挡输出齿轮与高速挡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低速挡盘齿轮、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低速挡输入齿轮和低速挡输出齿轮中的任一低速挡齿轮为单向齿轮,所述高速挡输入齿轮和高速挡输出齿轮中的任一高速挡齿轮为单向齿轮。
进一步,所述离合器包括花键联接于电机轴上的端面挂挡齿轮,以及与所述端面挂挡齿轮连接用于拨动端面挂挡齿轮与高速挡输入齿轮的端面齿牙啮合或分开的拨叉。
进一步,所述低速挡输出齿轮为低速挡输出单向齿轮,所述低速挡输出齿轮的外圈齿与低速挡二级输入齿轮啮合,所述高速挡输出齿轮为高速挡输出单向齿轮,所述高速挡输出齿轮的外圈齿与高速挡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低速挡输出单向齿轮和高速挡输出单向齿轮的单向方向为同向布置。
进一步,所述低速挡输出齿轮和高速挡输出齿轮的内圈与输出轴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