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9087.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蒙翠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6 | 分类号: | A61K35/36;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阿胶 原料 自动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步骤在于: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入料装置运转将固态阿胶原料持续导入至贮料筒内,同时,安装在安装架体上的搅拌装置运转对下盖板的工作面进行预热并持续提供热量将下盖板的工作面上固态阿胶原料熔化,接着,搅拌装置持续运转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与此同时,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过滤装置运转并将熬制中的阿胶所含的杂质过滤并排出,搅拌装置运转并通过与自身电连接的浓度测试设备对贮料筒内阿胶的浓度进行持续监测,当浓度测试设备检测到阿胶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排料装置运转并将贮料筒内的阿胶导出;阿胶熬制完成后,过滤装置的清洗机构运转并将高压自来水导入对筒体构件内部进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胶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
背景技术
阿胶又称作阿井胶、陈阿胶、驴皮胶、传致胶,始于秦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驴皮煎煮浓缩后的固体动物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中医学里,阿胶是滋阴补血、安胎、治疗经产病的妇科良药,已有2500年的制作用药历史。但是在传统的阿胶制备工艺中,需要将去毛的阿胶原料进行人工操作加热、翻料、熬煮并对融化状态的阿胶进行除渣,极其耗时、耗费人力,所以本发明提出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可以自动对导入装置的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除渣并导出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可以自动对导入装置的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除渣并导出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步骤在于:
S1: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入料装置运转并将固态阿胶原料持续导入至贮料筒内;
所述的入料丝杆同轴设置于入料杆三内,入料丝杆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接触段二,所述的接触段二穿过入料杆三的开口端、入料杆二的入料孔延伸至入料杆一的内腔并且接触段二固定套接于接触段一内;
所述的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三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二的入料孔通过连接件三构成沿入料丝杆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入料丝杆外径小于入料孔直径,连接件三包括设置于入料丝杆上的引导方向与自身轴向平行的滑动槽和设置于入料孔内的滑动块,滑动槽与滑动块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滑动槽与滑动块对应设置有两组;
操作者将固态的阿胶原料投进入料斗内,阿胶原料随即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入料柱内,与此同时,入料电机运转并带动入料杆三转动,入料杆转动驱使入料丝杆沿自身轴向向远离入料电机一侧运动,入料丝杆穿过入料杆二的开口端并带动入料杆一沿自身轴向向远离入料电机一侧运动,入料杆一与阿胶原料接触并推动阿胶原料朝向贮料筒运动,阿胶原料经过入料接口被导入贮料筒的内部空腔,在该过程中,入料杆一对入料斗与入料柱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封堵;
入料电机反转并带动入料杆一返回至初始位置,入料杆一撤销对入料斗与入料柱之间连接处的封堵,入料斗内的阿胶原料继续掉落至入料柱内,入料装置循环运动持续将阿胶导入至贮料筒内;
S2:上述步骤S1中,安装在安装架体上的搅拌装置运转并对下盖板的工作面进行预热;
所述的加热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加热构件为圆盘状结构,加热构件与下盖板同轴布置并且位于下盖板的下方,加热构件的中心同轴开设有用于避让固定套筒一的避让孔三,加热构件的下端面偏心设置有用于通天然气的进气接嘴;
固态阿胶原料在被导入至贮料筒内的同时,天然气接通并通过加热构件的进气接嘴被导入并点燃,加热构件将热量传导至下盖板的工作面并将工作面预热;
S3:搅拌装置运转并持续提供热量将下盖板的工作面上固态阿胶原料熔化,搅拌装置持续运转并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蒙翠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蒙翠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