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T加工用Tray盘自动供料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37349.1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峰之建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孙海燕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mt 工用 tray 自动 供料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MT加工用Tray盘自动供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和左右搬运机构,所述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上各设有一上下输送机构,所述上下输送机构用于驱动Tray盘进行上下运动而完成Tray盘的上料和下料,所述左右搬运机构包括无杆气缸、线轨、支撑架和吸盘,所述线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线轨上,所述无杆气缸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能够驱动支撑架沿着线轨进行滑动,所述吸盘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本发明利用上下输送机构和左右搬运机构相互配合而完成Tray盘的自动上下料操作,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SMT加工用Tray盘自动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英文全称为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在SMT加工过程中,较大的电子产品通过Tray盘来进行输送,目前Tray盘是通过人工来进行上下料操作的,因此存在如下缺点: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且操作连贯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SMT加工用Tray盘自动供料机构,该供料机构利用上下输送机构和左右搬运机构相互配合而完成Tray盘的自动上下料操作,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SMT加工用Tray盘自动供料机构,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上设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和左右搬运机构,所述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上各设有一上下输送机构,所述上下输送机构用于驱动Tray盘进行上下运动而完成Tray盘的上料和下料,所述左右搬运机构包括无杆气缸、线轨、支撑架和吸盘,所述线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线轨上,所述无杆气缸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能够驱动支撑架沿着线轨进行滑动,所述吸盘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操作时,所述吸盘用于吸取上料工位的上下输送机构中的空Tray盘,并通过无杆气缸将该Tray盘运送至下料工位的上下输送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上下输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丝杆、丝杆螺母和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用于放置Tray盘,所述丝杆螺母螺接于所述丝杆,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竖直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步进电机连接于该丝杆并能够驱动所述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螺母和支撑盘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上下输送机构还包括导杆,所述丝杆两侧的机架上各设有一根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丝杆平行布置,所述支撑盘的两侧分别通过一套筒套设于所述导杆。
优选地,所述上下输送机构上还设有对射感应光纤,该对射感应光纤用于检测Tray盘内的产品。
优选地,所述线轨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水平布置且贯穿于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支撑架通过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线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包括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吸盘。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真空检验装置,该真空检验装置用于监控吸盘是否吸住Tray盘。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下端固定安装一底板,其上端固定安装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固定上下输送机构上的Tray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包括机架、上下输送机构和左右搬运机构,所述上下输送机构驱动Tray盘上下运行,而将Tray盘输送至预设的上料位置或下料位置,完成Tray盘的自动上下料操作,所述左右搬运机构用于将上料工位处的空的Tray盘搬运至下料工位处的上下输送机构中,因此本发明利用上下输送机构和左右搬运机构相互配合而完成Tray盘的自动上下料操作,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并使得整个生产过程连贯性强,人工成本低;所述上下输送机构中利用步进电机、丝杆组合来上下移动Tray盘,运行稳定且精准,所述左右搬运机构中利用无杆气缸配合线轨来完成空的Tray盘的水平平稳搬运,提高了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峰之建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峰之建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