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5302.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稳定杆总成;所述前稳定杆总成安装在车架总成上;所述前稳定杆总成通过稳定杆连杆与转向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所述车架总成连接。本发明的方案使得在稳定杆刚度不变的情况下,稳定杆对整车的侧倾刚度贡献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车型整车驾评时座椅感偏硬,整车舒适性差。为提高整车舒适性,需降低座椅弹簧的刚度,同时维持整车侧倾刚度不变。整车侧倾刚度主要由稳定杆贡献,在弹簧刚度降低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侧倾刚度不变需提高稳定杆的刚度。然而,在现有结构设计情况下,受零件结构强度限制,稳定杆刚度无法继续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汽车,实现在整车侧倾刚度不变的情况下,稳定杆刚度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包括:
前稳定杆总成;
所述前稳定杆总成安装在车架总成上;
所述前稳定杆总成通过稳定杆连杆与转向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所述车架总成连接。
可选的,汽车还包括:
下控制臂总成,所述下控制臂总成分别与所述车架总成以及所述转向节连接。
可选的,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与所述车架总成螺接。
可选的,汽车还包括:
滑柱总成,所述滑柱总成分别与所述车架总成以及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稳定杆总成包括:
稳定杆本体,所述稳定杆本体的一端具有第一端头,所述稳定杆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端头;
所述稳定杆连杆包括:第一稳定杆连杆以及第二稳定杆连杆;
所述转向节包括:第一转向节以及第二转向节;
所述第一端头通过所述第一稳定杆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向节连接;
所述第二端头通过所述第二稳定杆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
所述第一转向节以及所述第二转向节均与所述车架总成连接。
可选的,所述稳定杆本体上还设有,
第一卡箍,所述卡箍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稳定杆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头的一侧;
第二卡箍,所述卡箍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稳定杆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端头的一侧;
第一避让折弯,所述第一避让折弯位于第一卡箍与所述第一端头之间,
第二避让折弯,所述第二避让折弯位于第二卡箍与所述第二端头之间。
可选的,所述稳定杆本体上还设有:圆角,所述圆角位于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第三避让折弯之间;
第三避让折弯,所述第三避让折弯位于所述第二卡箍与所述圆角之间。
可选的,所述圆角的半径为所述稳定杆本体直径的1.5倍。
可选的,所述第一稳定杆连杆以及所述第二稳定杆连杆均包括:上球头、连杆和下球头;
所述上球头通过球销与所述第一转向节或者第二转向节连接;
所述下球头通过球销与第一端头或者第二端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球头的轴线与所述连杆的轴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5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