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34697.3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陈智根;翟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泓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8;C02F1/44;C02F1/52;C02F1/66;C02F103/16;C02F103/34;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擎智秉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辜桂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酸性含盐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并输出第一清液;
(2)采用对多价离子和分子量≥150的物质的截留率≥90%的膜片对第一清液进行膜分离处理,输出透过液和截留液;
膜分离处理包括M级分离处理,其中,第N+1级分离处理用于对第N级分离处理输出的截留液与添加液构成的混合液进行分离处理,M≥2,N≥1;添加液为水和/或稀酸;
(3)对第M级分离处理输出的截留液进行软化处理,输出固液混合物;
(4)对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输出第二清液;
(5)对第二清液进行浓缩处理,输出淡水和浓水;
其中,膜分离处理具体包括三级分离处理,分别为对第一清液进行分离处理的第一级分离处理、对第一级分离处理的截留液与水和/或稀酸构成的第一混合液进行分离处理的第二级分离处理以及对第二级分离处理的截留液与水构成的第二混合液进行分离处理的第三级分离处理;第三级分离处理输出的透过液作为第二级分离处理中的稀酸使用;
第一级分离处理和第二级分离处理均采用两级膜片截留处理,第一级膜片截留处理采用卷式膜设备,第二级膜片截留处理采用碟管式膜设备,卷式膜设备的运行压力大于碟管式膜设备的运行压力;
第三级分离处理采用单级膜片截留处理;
第一级分离处理包括步骤:step1,采用卷式膜设备处理第一清液;step2,采用碟管式膜设备处理卷式膜设备的透过液;
第二级分离处理用于处理卷式膜设备的截留液和碟管式膜设备的截留液;
步骤(1)和步骤(4)的固液分离均采用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设备和第二过滤设备;所述第一过滤设备对粒度≥0.5μm的颗粒物的拦截率≥95%;所述第二过滤设备对第一过滤设备的滤液中分子量≥5000的物质的拦截率≥9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清液和/或第二清液中的SDI≤5、SS≤0.5mg/L、浊度≤1NTU。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分离处理的截留液、第二级分离处理的截留液和第三级分离处理的截留液的总盐浓度均为1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级分离处理均采用纳滤膜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软化处理包括步骤:step1,采用碱液调节截留液的pH并输出pH为8~11的第一固液混合物;step2,采用混凝剂处理第一固液混合物并输出第二固液混合物;对第二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输出第二清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处理为反渗透膜片截留处理、电渗析处理或热处理中的任意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浓水进行电解处理,输出酸液和碱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浓水进行树脂吸附处理,输出吸附后液;然后对吸附后液进行电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泓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泓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6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