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33915.1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卿;张呈平;庆飞要;权恒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宇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18 | 分类号: | C07C21/18;C07C17/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以1,3,3,3‑四氟丙炔或/和其同分异构体1,1,3,3‑四氟丙二烯为原料,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经气相选择性加氢,得到Z‑1,3,3,3‑四氟丙烯。本发明主要用于高效率、气相连续循环地生产Z‑1,3,3,3‑四氟丙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制备Z-1,3,3,3-四氟丙烯,尤其涉及一种以1-3,3,3-四氟丙炔或/和其同分异构体1,1,3,3-四氟丙二烯为原料,经气相加氢反应,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制备Z-1,3,3,3-四氟丙烯,以及原料1-3,3,3-四氟丙炔和其同分异构体1,1,3,3-四氟丙二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Z-1,3,3,3-四氟丙烯的化合物能量高于E-1,3,3,3-四氟丙烯,其稳定性低于E-1,3,3,3-四氟丙烯,因此在E-1-氯-3,3,3-三氟丙烯或Z-1-氯-3,3,3-三氟丙烯的气相氟化反应、1,1,1,3,3-五氟丙烷的脱氟化氢反应中,主要产物是E-1,3,3,3-四氟丙烯,而副产物Z-1,3,3,3-四氟丙烯选择性太低,其含量远小于E-1,3,3,3-四氟丙烯,因而上述方法均不是合成Z-1,3,3,3-四氟丙烯的理想路线。
目前,一般采用E-1,3,3,3-四氟丙烯的异构化反应合成Z-1,3,3,3-四氟丙烯。
美国专利US2015/99907报道了E-1,3,3,3-四氟丙烯在氯气提供的氯自由基作用下发生异构化反应,E-1,3,3,3-四氟丙烯与氯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77.6/1,反应温度650℃,接触时间为4.9s,则E-1,3,3,3-四氟丙烯转化率为28.1%,Z-1,3,3,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为92.2%。该路线存在高温时(如650℃)E-1,3,3,3-四氟丙烯的转化率低,且Z-1,3,3,3-四氟丙烯选择性低的不足。
美国专利US2015/112103报道了氧氟化锆催化E-1,3,3,3-四氟丙烯在500℃发生异构化反应,接触时间30s,则E-1,3,3,3-四氟丙烯转化率为25.3%,Z-1,3,3,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为99.3%。该路线存在高温时(如500℃)E-1,3,3,3-四氟丙烯的转化率低的问题。
CN101535228B报道了氧化铬凝胶催化E-1,3,3,3-四氟丙烯在350℃发生异构化反应,接触时间60s,则E-1,3,3,3-四氟丙烯转化率为40.1%,Z-1,3,3,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为77.6%。该路线存在Z-1,3,3,3-四氟丙烯选择性过低的不足。
CN107614471A报道了氧化铝或氧化锆催化E-1,3,3,3-四氟丙烯发生异构化反应,当催化剂为氧化铝,反应温度300℃时,E-1,3,3,3-四氟丙烯接触时间为15s,当E-1,3,3,3-四氟丙烯累计打入量达到5133克时,E-1,3,3,3-四氟丙烯的转化率为18.8%,Z-1,3,3,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为99.5%。该路线存在较高温度时(如300℃)E-1,3,3,3-四氟丙烯的转化率过低的不足。
WO2010050373A2报道了氟氧化铬(含氟质量百分含量为12.2%)催化E-1,3,3,3-四氟丙烯在380℃发生异构化反应,催化剂质量与E-1,3,3,3-四氟丙烯的流速的比值为40g.s/mL,E-1,3,3,3-四氟丙烯的转化率为40.7%,Z-1,3,3,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为64.4%。该路线存在Z-1,3,3,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太低的缺陷。
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Z-1,3,3,3-四氟丙烯的单程产率太低,最高仅为31.1%(见CN101535228B)。截至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一种同时满足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合成Z-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程产率高、催化剂活性高的可以高选择性地制备Z-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宇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宇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