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0938.7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祥;陈勇;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B11/24;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月菊 |
地址: | 21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建设项目 合一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法,利用地面三脚架、移动测量车、无人机、SLAM背包等多平台搭载三维激光扫描仪、相机等传感器,进行“多测合一”全要素采集,将测量成果整合录入基于全生命周期地理实体的“多测合一”数据库,并通过点云和BIM的比对实现规划核实、地籍、房产的“多验合一。本发明具有采集效率高、测量信息全、成果可追溯、支持三维一体化验收等优势,对全面推动“多测合一”落地实施具有方法示范和技术引领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法。
背景技术
“多测合一”的测量事项包含最基本的规划核实测量、房产测量、地籍测量,也可以增加人防测量、绿地测量、消防测量等。现有“多测合一”技术方案存在局限性:①测量设备主要还是GNSS接收机、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单点测量仪器,采集效率低,获取信息少,不具备可追溯性;例如,目前主要利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仪器进行多测合一数据采集,效率低、信息量少、且不可追溯。也有利用地面静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辅助“多测合一”的方法,但对于建筑顶部存在盲区问题,对于绿化区域存在架站过多问题。②对规划核实测量、房产测量、地籍测量等成果还是独立存储的,不同测量业务对相同地物重复采集,并在库中分别存储,无法避免地物在空间信息上存在重复、冲突、冗余,不利于成果数据的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动态维护。③现有方案的“多测合一”成果对“多验合一”的支撑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是采集的信息量有限,另一方面是比对验收只能在二维层面上进行,这使得传统的验收方法一般利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单点测量仪器采集指标数据后,和图纸进行二维比对,不直观且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法,具有采集效率高、测量信息全、成果可追溯、支持三维一体化验收等优势,对全面推动“多测合一”落地实施具有方法示范和技术引领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及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法,用于生成和存储工程建设项目的地理实体的现状信息,包括:
S1,将工程建设项目内的地理实体分别划分成包括不动产在内的建筑物、四至道路、绿化区域和顶面四类;
S2,在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内全面布设控制导线,控制导线的布设遵循以下原则:对各区地理实体的点云数据配准起到联系和控制误差传递的作用;
S3,利用导线控制点架站和定向地面静态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包括不动产在内的建筑物的点云数据进行采集;采用车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四至道路的点云数据进行采集;采用SLAM背包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绿化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无人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从空中视角对顶面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采集;
S4,以地面静态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数据作为框架数据,依次进行去噪、抽稀、配准、精度校正和坐标转换处理,对步骤S3中获取的所有点云数据进行融合;
S5,对导入的工程建设项目对应的工程验收任务进行解析,以地理实体为基本单元,得到工程验收任务对应的所有验收目标;
S6,对融合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划分,生成当前工程验收任务对应的每个验收目标的点云数据,在多测合一数据库中构建所有验收目标的几何图形,并根据测量需求,录入属性信息,生成该工程验收任务的多测合一数据库。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在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内全面布设控制导线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测区内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地貌、扫描目标物的分布和精度要求,选定控制网等级,设计控制网的网形,计算得到初始控制点;
根据测区内的地理实体类型确定每种地理实体的点云采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未经江苏省测绘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