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7540.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宋涛;王志成;刘思博;常燕燕;夏雪;孙文飞;曹永臣;王璐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1 | 分类号: | G08G1/081;G08G1/08;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梅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协调 控制 交叉口 引路 掉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了绕行车辆对交叉口以及路段的影响以及相邻信号交叉口对于实施路段掉头交通组织时的协调控制,分别分析路段掉头组织后的延误分成禁左内的信号控制延误、绕行延误、交织延误,并通过相邻信号交叉口协调控制减少路段掉头车辆绕行后对对向车流的影响,据此以最小延误为目标搭建适用于路段掉头信号协调控制模型,确定输出中间隔离带开口间距Lu、信号周期C、i进口j流向的绿信比gij、相邻交叉口相位差ti+1,并分析交叉口内的不同组织方案延误对比,判断路段掉头组织实施的适用性,以便制定可提升交叉口服务水平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左转车辆采用远引掉头的方式时,不仅会对掉头路段的车辆运行效率产生影响,也因其会再次从对向通过该禁左交叉口,造成对向道路流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延误的增加。
以往的研究中主要是对禁左的交通量条件进行仿真分析时只是针对单个交叉口进行研究。
但以往的研究并未考虑到绕行车辆对交叉口以及路段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相邻信号交叉口对于实施路段掉头交通组织时的协调控制。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方法未考虑到绕行车辆对交叉口以及路段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相邻信号交叉口对于实施路段掉头交通组织时的协调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前的道路信息以及交通流信息;
判断所述道路信息是否满足实施远引路段掉头的条件;
若满足,则基于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求解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
若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的车均总延误小于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前的交叉口车均延误,则根据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对交叉口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道路信息包括:交叉口及相邻进口道车道数、交叉口信号周期及相位、中间隔离带信息、交叉口相邻间距;
交通流信息包括:高峰小时各交叉口各流向交通流。
进一步的,所述满足实施远引路段掉头的条件,包括:
满足车道规格大于双向六车道;
满足车道宽不小于3.6m;
满足中间隔离带的类型为实体分隔物;
满足中间隔离带的宽度不小于2m;
满足中间隔离带开口长度大于100m。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求解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包括:
基于交叉口车均延误和非交叉口车均延误构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
对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车均总延误最小值对应的解作为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为: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载危险品事故应急搜救知识共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胞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