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7540.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宋涛;王志成;刘思博;常燕燕;夏雪;孙文飞;曹永臣;王璐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1 | 分类号: | G08G1/081;G08G1/08;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梅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协调 控制 交叉口 引路 掉头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前的道路信息以及交通流信息;
判断所述道路信息是否满足实施远引路段掉头的条件;
若满足,则基于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求解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
若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的车均总延误小于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前的交叉口车均延误,则根据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对交叉口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基于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求解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包括:
基于交叉口车均延误和非交叉口车均延误构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
对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车均总延误最小值对应的解作为最优交叉口控制方案;
且所述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模型为:
其中,
d'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总延误;
dc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交叉口车均延误;
qc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交叉口流量;
Dw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非交叉口总延误,且
Dw=(dl+ds)(Vt+Vw)+dpvp
dl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绕行延误;
ds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等待延误;
dp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车均对向车流影响延误;
vp表示实施远引路段掉头后的对向产生延误车辆流量;
Vt表示头车受排队车辆交织干扰流量,且
ql表示路段掉头交通量;
Lp表示对向车道直行车辆平均排队长度;
Lu表示中间隔离带开口间距;
Vff表示道路自由流速度;
gi表示对向车道直行绿灯时间,即进行远引掉头组织后主路绿灯时间;
Vw表示尾车受对向车辆交织干扰流量:
Li表示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间距;
Ci+1表示相邻交叉口主线绿灯时间相位差;
ti+1表示相邻交叉口信号周期;
k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信息包括:交叉口及相邻进口道车道数、交叉口信号周期及相位、中间隔离带信息、交叉口相邻间距;
交通流信息包括:高峰小时各交叉口各流向交通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协调控制的交叉口远引路段掉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实施远引路段掉头的条件,包括:
满足车道规格大于双向六车道;
满足车道宽不小于3.6m;
满足中间隔离带的类型为实体分隔物;
满足中间隔离带的宽度不小于2m;
满足中间隔离带开口长度大于10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5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载危险品事故应急搜救知识共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胞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