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智能磁悬浮自动进出车停车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7262.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甘仲光;王全武;甘凤岐;甘芯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仲光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7B15/04;G07F15/00;E04H6/08;E04H6/42;B60L53/31;G07C9/10;G07C9/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磁悬浮 自动 进出 停车场 系统 | ||
一种全智能磁悬浮自动进出车停车场系统,属于停车场技术领域。停车系统的顶部为直流电正极,地板为直流电负极;在停车场内的地板下面设置有垂直电磁铁,磁力垂直向上;直流电正极和直流电负极为地板下的垂直电磁铁和磁悬浮调度托车提供直流电源;在停车场的墙壁上安装有传感器和二维码识别物;车辆信息读取器安装在停车场的入口处,磁悬浮调度托车悬浮运行在垂直电磁铁上;传感器与数据处理中心信号输入端连接,二维码识别物为数据处理中心提供障碍警告;这些警告信息通过传感器传递给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处理分中心;车辆信息读取器和磁悬浮调度托车与信号接收器无线通讯连接;信号接收器与数据处理中心连接,信号接收器安装在导杆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智能磁悬浮自动进出车停车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停车场基本分为: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其中地面比较先进的半自动机械循环等停车场系统;地下比较先进的有小智能升降托车和井式中央控制分别送入车窟等。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机械机构利用率低,容易出机械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全智能磁悬浮自动进出车停车场系统,解决占地面积大,机械机构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待停轿车的停车系统以及停车取车方法。
所述的停车系统包括:直流电正极、直流电负极、垂直电磁铁、车辆信息读取器、信号接收器、导杆、数据处理中心、磁悬浮调度托车、传感器和二维码识别物;地下停车场的顶部为直流电正极,地板为直流电负极;在停车场内的地板下面设置有垂直电磁铁,磁力垂直向上;直流电正极和直流电负极为地板下的垂直电磁铁和磁悬浮调度托车提供直流电源;在停车场的墙壁上安装有传感器和二维码识别物;车辆信息读取器安装在停车场的入口处,磁悬浮调度托车悬浮运行在垂直电磁铁上;传感器与数据处理中心信号输入端连接,二维码识别物对外发送障碍物告知信息,为数据处理中心提供障碍警告;这些警告信息通过传感器传递给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处理分中心;车辆信息读取器和磁悬浮调度托车与信号接收器无线通讯连接;信号接收器与数据处理中心连接,信号接收器安装在导杆上。
所述磁悬浮调度托车包括:托车上面板、托车底板、防撞护圈,弹性触头、空心导杆、套杆、导线、导杆压簧、套杆固定座、固定挡块、压触开关、传感器、二维码识别物、电磁铁组、机械移动挡板机构、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直流电充电系统;上面板与托车底板连接构成封闭的壳体,在壳体的周圏连接有防撞护圈、传感器和二维码识别物;在上面板上的一端连接有套杆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连接有套杆,空心导杆插入至套杆中,在空心导杆与套杆重合位置之间有导杆压簧,在空心导杆上端连接有弹性触头,弹性触头上端与顶部的直流电正极搭接,下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在上面板上连接有固定挡块和机械移动挡板机构;在固定挡块上连接有压触开关;电磁铁组、机械移动挡板机构、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直流电充电系统均位于壳体内。
所述的电磁铁组安装在托车壳体内的上面板和托车底板之间并与底板连接,包括:垂直电磁铁、前后移动电磁铁、右向移动电磁铁、左向移动电磁铁和绝缘固定座;垂直电磁铁有八块,垂直安装在托车壳体内的中间位置;前后移动电磁铁有四块,倾斜安装在托车壳体内的前端和后端,前端和后端各安装二块;右向移动电磁铁有二块,倾斜安装在托车壳体内的左侧;左向移动电磁铁有二块,倾斜安装在托车壳体内的右侧;所有的电磁铁均通过绝缘固定座安装。
所述的机械移动挡板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丝杆、轴承座、移动前挡板、移动后顶板、铰链、丝套、随行滑套、滑套拨动杆、滑套支撑板和滑槽;电机连接在托车壳体内的底板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在丝杆上连接丝套,丝套上有滑套拨动杆,滑套拨动杆与随行滑套连接,随行滑套上有铰链,铰链与移动后顶板的底端铰接,移动后顶板的顶端与移动前挡板顶端铰接,移动前挡板的底端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运行;随行滑套在滑套支撑板上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仲光,未经甘仲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