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β晶含量聚偏二氟乙烯单向拉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5986.7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何小兵;黄旭生;杨青;曹渊源;周凯祥;孙卫东;朱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 |
地址: | 3141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聚偏二氟 乙烯 单向 拉伸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β晶含量聚偏二氟乙烯单向拉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VDF原料粒子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高温熔融挤出后在线单向拉伸制备出β晶相对含量不小于87%的高β晶含量PVDF薄膜,本发明通过熔融挤出在线单向拉伸工艺制备PVDF薄膜,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制备的PVDF薄膜幅宽大,且β晶相对含量高,通过在线模头自动调整装置自动精确控制使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好,方便实现在线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薄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β晶含量聚偏二氟乙烯单向拉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偏二氟乙烯,英文名为Poly(vinylidene fluoride),英文简写为PVDF,是一种聚合物压电材料,其线性聚合物链包含了重复的-[CF2-CH2]-单元,氢和氟侧基交替,PVDF的热电性、压电性、铁电性来源于负电性的氟原子引起的垂直于聚合物链的偶极矩,电偶极矩的值约为7.58×10-28C·cm。作为一种聚合物材料,PVDF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相对于无机材料,PVDF的化学稳定性高,耐酸碱腐蚀;制成薄膜后的PVDF的透明度较高,薄膜光透过率可以达到90%以上;PVDF的杨氏模量约为2500MPa,弯曲和拉伸性能好,具备一定的柔性;生物兼容性好,和皮肤等软组织的黏附性较好;相对于其他压电材料,PVDF的频率响应范围大,从Hz到GHz的频率范围都能做出响应;压电电压常数高,对于应力的输出具有高的电荷信号输出,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而PVDF具有压电特性主要与其晶型有关。PVDF具有多种晶型,其中最常见的晶型有4种:α、β、γ和δ。其中,α晶型分子链以TGTG的方式排列,因此是4种晶型中最稳定的结构;而β晶型分子链则按TTTT全反式构象排列,其极性的晶体结构对PVDF聚合物的压电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制备PVDF压电薄膜的关键在于β晶的获取。一般情况下,溶液结晶成膜和熔融结晶成膜制备的PVDF薄膜均为球形结晶的α相PVDF薄膜,需要再采用高温处理或拉伸工艺才能转化为压电性能良好的β相PVDF薄膜。
中国专利CN104877151A公开了一种PVDF薄膜的制备方法及PVDF薄膜,将PVDF粉末原料溶解于由良性和不良性两种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调整流延刮刀狭缝的宽度,在干净的玻璃板或聚酯膜带上流延,经底板加热干燥,制备出高β相结晶含量的PVDF薄膜。此法对工艺条件要求较高,步骤繁琐,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CN101045795A公开了一种β相聚偏氟乙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方,将聚偏氟乙烯和无机水合盐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混合均匀后旋涂于玻璃或硅基片上,在温度为20~100℃蒸发结晶24小时,得到聚偏氟乙烯复合薄膜。该法工艺要求高,成膜用时长,难以产业化。
中国专利CN109762188A公开了一种采用熔融挤出-辊压连续制备高β晶含量PVDF膜的方法,通过采用熔融挤出-辊压的方式连续生产高β晶含量PVDF膜,以普通的PVDF粒料作为原料,通过辊压过程中施加机械力使PVDF分子的构型由α晶型向β晶型发生转化;不添加其他试剂,保证了制备过程无毒无污染,同时具有材料易得、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但是该发明中所使用的模头仅有5mm宽,制得的成品膜不到3mm,属于实验室研究范畴,与工业化批量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工艺相距甚远。并且该装置没有配备熔体泵、模头、测厚仪等部件,对于薄膜的厚度公差不能做到精确的控制。
刘栋等研究了拉伸工艺对PVDF薄膜形貌与结构的影响,其采用的是先溶液铸片得到PVDF的初始膜,然后将指定大小的初始膜固定在拉伸机上进行拉伸,重点研究了拉伸倍数对于β晶型含量的影响(刘栋,姜胜林,仝金雨,金学淼.拉伸工艺对PVDF薄膜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3,26(3):12-14)。这种溶液铸片法操作繁琐用时长,使用有机溶剂不够环保,而且铸片后,第二步进行离线拉伸,离线拉伸的缺点一是薄膜厚度公差难以精确控制,二是拉伸温度也难以精确调控,这种工艺只适用于实验室研究,难以实现工业化。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麻醉科的装配式头枕形悬空麻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应地形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