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钢桥面板柔性防水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057.6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东;杨迪云;薛永超;郑冬;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E01D19/12;C04B26/26;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桥面 柔性 防水 保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铁路钢桥面板柔性防水保护结构,包括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装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板面上的复合结构,复合结构包括从下而上铺装的环氧碎石层、环氧沥青粘结层、结构层、以及防水层;
环氧碎石层包括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和玄武岩碎石,用于环氧碎石层的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由A、B组分按100:80~120比例混合而成,其中:
A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液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60~80份,石油沥青12~32份,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8~12份,偶联剂2~4份;
B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固化剂23~43份,石油沥青48~68份,增韧剂6~10份,叔胺类促进剂3~6份;
环氧沥青粘结层为冷拌环氧沥青粘结料,用于环氧沥青粘结层的冷拌环氧沥青粘结料均由C、D两种组分按100:90~110比例混合而成;
C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液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55~75份,石油沥青10~30份,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6~10份,偶联剂1~3份;
D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固化剂20~40份,石油沥青48~68份,增韧剂3~7份,叔胺类促进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钢桥面板柔性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结构层为冷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冷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包括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和集料,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与集料的质量比范围为6~12:100,用于结构层的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与用于环氧沥青粘结层的冷拌环氧沥青粘结料的组分和质量份配比范围一致;集料包括若干不同粒径的玄武岩和矿质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钢桥面板柔性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结构层厚度为25~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钢桥面板柔性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层为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包括基质沥青、改性剂、乳化剂以及助剂。
5.一种铁路钢桥面板柔性防水保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处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表面:
清除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表面的灰尘,并进行除锈;
步骤二:铺装环氧碎石层:
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表面刮涂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然后在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上表面撒布一层玄武岩碎石,待固化形成防腐防水且粗糙抗滑的环氧碎石层;
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的A、B组分按100:80~120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A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液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60~80份,石油沥青12~32份,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8~12份,偶联剂2~4份;
B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固化剂23~43份,石油沥青48~68份,增韧剂6~10份,叔胺类促进剂3~6份;
步骤三:涂布环氧沥青粘结层:
对已经固化的环氧碎石层上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在环氧碎石层上表面涂布冷拌环氧沥青粘结料,形成环氧沥青粘结层;
冷拌环氧沥青粘结料制备方法为:将冷拌环氧沥青粘结料的C、D组分按100:90~110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C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液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55~75份,石油沥青10~30份,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6~10份,偶联剂1~3份;
D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
固化剂20~40份,石油沥青48~68份,增韧剂3~7份,叔胺类促进剂1~3份;
步骤四:铺装结构层:
将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和集料按质量比混合为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将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摊铺在环氧沥青粘结层上表面,并碾压平整紧实形成冷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待冷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固化形成结构层;
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若干不同粒径的玄武岩和矿质填料按照级配投入拌锅;然后,将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的C、D组份按质量份配比混合并拌合均匀,配制成结构层用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最后,将集料和冷拌环氧沥青胶结料混合;
步骤五:涂布防水层:
首先对结构层上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在结构层上表面涂布一层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