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4317.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顾丰颖;朱金锦;丁雅楠;杨婷婷;刘昊;邵之晓;张巧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5/20;A23B9/02;A23B9/26;A23B9/30;A23P30/32;A23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保存 核桃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脱皮核桃仁清洗后进行间歇热烫,之后润水至含水率为5‑10%;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处理后的核桃仁通过真空微波微膨化,使含水率降到3‑5%;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核桃仁在护脆剂中进行真空浸渍后,清洗;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处理后的核桃仁置于包装袋内后灌入水分,之后进行包装;步骤五、将包装后的核桃仁进行杀菌,杀菌后迅速冷却至5℃以下。本发明制备的核桃仁货架期长,品质和风味与鲜核桃的品质和风味相似。可保持良好的脆度,口感清甜,且有较浓郁的核桃香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桃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鲜核桃因其脆、甜、水分饱满、食用不易上火等特点,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经常用作菜肴加工。然而,鲜核桃极易发生油脂氧化、腐败劣变、褐变、质构变软等产品劣变。需要全程保持冻链,成本高,销售半径短,货架期短。无法满足核桃食品日常便捷消费的需求。而常规软罐头类高水分坚果休闲食品,通常直接采用高热杀菌工艺以保证产品一定的货架期(如高水分的板栗仁等),采用类似工艺会使高水分的核桃口感变绵软,脆度变小,无法保持鲜食核桃清脆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核桃仁可常温保存,货架期长,品质和风味与鲜核桃的品质和风味相似。可保持良好的脆度,口感清甜,且有较浓郁的核桃香味。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脱皮核桃仁清洗后进行间歇热烫,之后润水至含水率为5-10%;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处理后的核桃仁通过真空微波微膨化,使含水率降到3-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核桃仁在护脆剂中进行真空浸渍后,清洗;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处理后的核桃仁置于包装袋内后灌入水分,之后进行包装;
步骤五、将包装后的核桃仁进行杀菌,杀菌后冷却至5℃以下,恢复至室温后平衡补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热烫的具体方法为:在90-100℃的水中热烫30-60s,之后浸入20℃以下的冷水中60-120s,重复2-3次。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真空微波微膨化的时间为2-5min,真空度为0.5-0.8MPa,微波功率为500-900W。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真空浸渍的真空度为0.06-0.08MPa,浸渍时间为15-30min;所述护脆剂为柠檬酸、氯化钙、鼠李糖脂、硫酸葡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护脆剂的质量分数为0.02-0.05%,清洗,使核桃仁的含水率为12-15%。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处理后的核桃仁置于包装袋内后灌入质量为核桃仁质量10-15%的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杀菌的具体步骤为:在80-95℃下进行巴氏杀菌30-4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向包装袋内灌入的水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5%的茶多酚、0.2%的维生素E、1.1%的洋甘菊提取物和0.5%的木醋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常温保存的复水核桃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洋甘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洋甘菊粉碎后与水按质量比为1:15进行混合,得到洋甘菊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4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