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损伤岩石尺寸效应参数测试用夹具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3809.5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先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5 | 代理人: | 于浩 |
地址: | 553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岩石 尺寸 效应 参数 测试 夹具 方法 | ||
1.一种热损伤岩石尺寸效应参数测试用夹具,包括岩心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套(6)的内侧安装有测试试件主体(4),所述测试试件主体(4)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切缝(5),所述岩心套(6)的两侧均安装有弧形连接夹持架(2),所述弧形连接夹持架(2)的一侧安装有夹持梁体(1),所述夹持梁体(1)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十个连接螺栓(3),所述夹持梁体(1)与弧形连接夹持架(2)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损伤岩石尺寸效应参数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试件主体(4)的材质为岩石,所述岩心套(6)和测试试件主体(4)的长度尺寸均分为三种,所述岩心套(6)和测试试件主体(4)的三种长度尺寸分别为200mm、100mm和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损伤岩石尺寸效应参数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5)的长度尺寸分为三种,所述切缝(5)的三种长度尺寸分别为60mm、30mm和15mm,所述测试试件主体(4)的直径尺寸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损伤岩石尺寸效应参数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套(6)的内壁与测试试件主体(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高强度结构胶,所述岩心套(6)与测试试件主体(4)通过高强度结构胶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损伤岩石尺寸效应参数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夹持架(2)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弧形槽,所述岩心套(6)设置在夹持弧形槽的内侧,两个所述弧形连接夹持架(2)通过岩心套(6)连接。
6.一种热损伤岩石效应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损伤岩石效应参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钻取岩心材料得到三种尺寸的测试试件主体(4),将测试试件主体(4)进行初步加工,具体为使用打磨机对测试试件主体(4)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切割,确保测试试件主体(4)的外观尺寸符合测试要求;
(B)测试试件主体(4)的长度尺寸分为三种,测试试件主体(4)的三种长度尺寸分别为200mm、100mm和50mm,根据测试试件主体(4)的长度尺寸对切缝(5)的尺寸进行确定,其中切缝(5)的三种长度尺寸分别为60mm、30mm和15mm,使得切缝(5)的长度尺寸为测试试件主体(4)的长度尺寸的0.3倍,使用合金刀片对测试试件主体(4)的底端沿着直径进行垂直切割作业;
(C)将夹持梁体(1)与弧形连接夹持架(2)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固定,在连接螺栓(3)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液,在弧形连接夹持架(2)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弧形槽,岩心套(6)设置在夹持弧形槽的内侧,在岩心套(6)的内壁与测试试件主体(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高强度结构胶,将相同尺寸的岩心套(6)与测试试件主体(4)通过高强度结构胶粘接固定,并通过两个弧形连接夹持架(2)对岩心套(6)进行固定夹持操作;
(D)在测试试件主体(4)的下端面放置有支撑平台,进而通过压力试验机采用三点弯曲法对岩心套(6)的上端面进行外部载荷的施加,外载荷施加过程中应缓慢且均匀,确保测试试件主体(4)在受力过程中的垂直稳定,避免受到快速冲击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E)记录三种组合试件的加载曲线及最大压力值Pmax,根据公式(1)计算Kif;根据公式(2)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公式(3)计算尺寸效应参数KIC和Cf;
α=a/d;
a-裂纹长度,a0-初始裂纹长度,Cn-形状系数,t-厚度,d-试样高度,P-载荷,E-弹性模量,Gf-初始断裂能,Cf-等效断裂过程区长度,-与试件几何形状相关的形式函数;
对于三点弯曲梁
对于本发明,几何形状因子如下:
Kif-表观断裂韧性值,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测定的参数,也是大多数标准方法获取的参数;
KIC-无尺寸效应断裂韧性值,g(α)和g′(α)-与试件几何形状相关的形式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盘水师范学院,未经六盘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8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