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化防霉防开裂竹质吸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2492.3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张文福;袁少飞;王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M3/24 | 分类号: | B27M3/24;B27M1/06;B27M1/08;B27J1/00;B27K9/00;B27K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化 防霉 开裂 吸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炭化防霉防开裂竹质吸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毛竹加工成竹质棒材,分别从两侧面圆心向中心点顺时针和逆时针钻孔,分别距离竹质棒的中心点1mm处时,将钻孔平台向竹质棒一端移动,再向另一端移动,两个钻头反向退出,在竹质吸管预成品的内壁纵向刻缝,将镂空蒸汽棒插入竹质吸管预成品的内部通入水蒸汽炭化后,紫外杀菌,得炭化防霉防开裂竹质吸管。本发明通过反向等扭矩钻孔,提升了吸管加工成品率,降低竹吸管壁厚和重量;通过内壁刻缝和炭化处理,提升了竹质吸管抗开裂和抗霉变性能,延长了竹吸管仓储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对炭化参数的调整,实现多种颜色吸管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化防霉防开裂竹质吸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管广泛的使用在餐饮领域,尤其是一次性吸管聚丙烯塑料吸管,占领着吸管的主要市场,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取而代之的是以环保型替代品取代了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其中竹质吸管作为新兴产品具有环保可降解的优点。
竹材具有维管束和薄壁组织两相复合结构,且竹材厚度方向维管束排列从外向内排列由密变疏,导致了其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梯度结构,竹材在受到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易产生内应力,最终导致竹制品发生热胀冷缩过程中出现开裂的现象。此外,竹材作为天然生物质材料,由于竹材外层结构致密,导致其水分不易向外排出,容易滋生霉菌;同时竹材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利于霉菌生长的物质,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来源。
利用竹材制作筷子、砧板等日用品,可以较好的发挥竹材强度高,生态环保的优势,并且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和抗菌技术,可以较好的保证了竹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开裂和霉变。
但是将竹材加工成竹片钻孔制作成吸管,其结构与竹筷子和竹砧板等日用品差异较大。由于竹吸管为中空结构,且吸管管壁一部分为竹青侧,一部分为竹黄侧,造成了其材质差异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开裂。此外,竹吸管的中空内部结构,其内孔径级往往在10mm以下,内表面易富集环境中的水分,造成竹质吸管发生霉变现象,直接危害到人身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炭化防霉防开裂竹质吸管的制备方法,该本方法通过反向等扭矩钻孔制备竹质吸管,提升了吸管加工成品率,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拓展竹材应用范围,降低竹吸管壁厚,降低竹吸管重量;通过内壁刻缝和内壁炭化处理,提升了竹质吸管抗开裂和抗霉变性能,延长了竹吸管仓储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对炭化参数的调整,实现多种颜色吸管的制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炭化防霉防开裂竹质吸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
S1、竹质棒材的制备:采伐竹龄为5年~7年的毛竹,截断定长,定宽开片,选取壁厚≥7mm的竹片,去除竹黄定厚,拉丝成圆棒,得到竹质棒材;
S2、反向等扭矩钻孔成型:将S1中得到的竹质棒材固定在钻孔平台上,在所述竹质棒的两侧面圆心位置分别均以1500r/min~2000r/min的旋转速率,采用顺时针旋转钻孔和逆时针旋转钻孔的方式均以20mm/s~50mm/s的速度向所述竹质棒的中心点水平移动,当两个钻头分别到达距离竹质棒的中心点1mm处时,停止继续前行,保持两个钻头原地旋转,然后将所述钻孔平台向所述竹质棒的一端水平移动2mm,再反向向所述竹质棒的另一端水平移动4mm,然后两个钻头均以150mm/s~200mm/s的速度水平反向退出所述竹质棒,得到竹质吸管预成品;
采用两个钻头相对方向前进钻孔,并且钻头一个按顺时针旋转,另一个钻头按逆时针旋转,能够减少在钻孔的过程中发生折断的概率,保持竹质棒受力平衡,并且相对方向同时前进钻孔,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2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易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效能监督系统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