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1299.8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效杰;邓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勒智行汽车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R31/00;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辆 智能 座舱 测试 台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测试台架系统通过测试台对系统硬件及被测对象进行布置和测试操作,并通过测试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并且通过总线模块实现与被测对象的通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本发明所提供的测试台架系统布线兼容性、扩展性良好,通过简单匹配、扩展,以满足不同车型平台、测试对象的要求,能模拟智能座舱测试环境,开展不同研发阶段的台架测试,满足研发早期无实际样车时的智能座舱设备及软件的相关测试,也可以支持量产车的极限工况测试,降低实车测试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以缩短研发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座舱室内台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座舱是用户体验的载体,表现力和内容更为丰富的大型全液晶仪表盘、全面进入触控时代的中控设备、先进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集成HUD或增强型现实系统、流媒体中央后视镜、车联网模块、SRV环视等组成了一套完整体系,为驾驶员及乘客在座舱内营造全新的用户体验。如今,汽车驾驶舱正在从模拟与尝试快速转变为全数字化智能座舱,可以提供更高的集成度以及非常实用的好处。未来,智能驾驶舱将融入更多的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成为情感化交流空间。
作为OEM或者是Tier1,需要为市场和终端用户交付安全、可靠、智能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生产出来一个产品,在交付给客户之前需要做大量的相关的各种测试验证,从而保证交付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在“新四化”引领下,汽车座舱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突飞猛进,多屏联动、语音识别、手势控制、增强现实、云交互等各种新技术在座舱领域落地生花,丰富座舱功能的同时给测试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另外由于车型及座舱配置开发需要多种多样,导致智能座舱系统方案繁多,如何实现多种智能座舱方便、兼容测试也存在巨大挑战。
从测试工作量来看,研发开始到最终量产,初步估算在完全交付给终端客户之前要完成约11轮测试,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整车或者智能座舱测试,大概需要耗费650天。常规的测试方法主要为实车测试,这需要等待样车下线,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金,并且测试周期长、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能够模拟智能座舱测试环境,开展不同研发阶段的台架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测试台架系统,其包括:测试台、上位机、总线模块、电源模块及测试软件系统,所述测试台架系统通过测试台对系统硬件及被测对象进行布置和测试操作,并通过测试软件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上位机控制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并且通过总线模块实现与被测对象的通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优选的是,所述测试台包括梯形框架,梯形框架的前部设有若干个与上位机进行线路连接的控制旋钮,梯形框架的倾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对象及部分系统硬件的定位组件,梯形框架的侧部布置有多个布线孔槽。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梯形框架倾斜面上的基板,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卡槽,每一组卡槽中均可滑动地设置左右两个卡具,卡具上布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梯形框架倾斜面上的基板,基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卡槽,每一组卡槽中均可滑动地设置左右两个卡具,卡具上布置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的是,所述测试台上具有若干线束,线束材料满足各类输入输出设备对线束的要求,并且线束经预先模块化整理封装后再进行布线,以使得测试台上的线束满足被随意抽调、调配利用的需求。
优选的是,所述上位机用于控制总线信号收发,通过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主机信号接收与反馈、控制面板显示与故障报警,并且外置USB接口;所述上位机内置CAN板,用于处理基本的信号收发,上位机还外置有扩展CAN线,利用扩展CAN线进行特殊软件刷写和MCU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勒智行汽车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慧勒智行汽车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田行间幅宽可调除草轮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半开放连体式网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