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9399.7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林;蔡新雷;董锴;孟子杰;黎嘉明;吴龙腾;郝文焕;杨民京;谢文超;王勇超;栾添瑞;郭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吕金金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 电动汽车 模式 调频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放电、闲置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及充电、放电与闲置状态间的切换过程,构建集群电动汽车的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根据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计算所述集群电动汽车的实时可调功率,并对实时可调功率的范围进行分段处理;根据分段处理的结果,判断AGC指令所属分段并设计相应的控制模式,根据控制模式构建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式。本发明通过考虑充放电状态的直接转换,拓宽了实时可调功率范围;且能够实时调节集群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减小充放电状态的直接切换次数,避免充放电功率抵消,准确快速跟踪AGC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网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和车电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特性和电池的快速响应能力来弥补新能源电力系统调频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集中式储能电站不同,单台电动汽车由于其功率小、容量小,会使得用户用车行为呈现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对单台电动汽车直接控制的难度极大,因此相比之下,集群电动汽车更适合参与电网调控。但是,集群电动汽车群体数量多、分布广,其无序充电反而会加大峰谷差、且由于充放电转换次数过多降低电能质量,甚至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调频方法以合理针对集群电动汽车的多种模式进行调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调频难度大、影响电能质量且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包括:
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放电、闲置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及充电、放电与闲置状态间的切换过程,构建集群电动汽车的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
根据所述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计算所述集群电动汽车的实时可调功率,并对所述实时可调功率的范围进行分段处理;
根据所述分段处理的结果,判断AGC指令所属分段并设计相应的控制模式,根据所述控制模式构建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为:
xc(k+1)=Acxc(k)+vc(k)
式中,xc(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充电状态下各个SOC区间内的负荷量;vc(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每个区间内新加入或脱离充电状态的负荷量;Ac为充电状态下的状态转移矩阵;
其中,xc(k),vc(k)及Ac分别满足:
xc(k)=[xc(k,1),…,xc(k,i),…,xc(k,N)]T
vc(k)=[vc(k,1),vc(k,2),…,vc(k,N)]T
式中,表示充电过程中SOC区间ic与ic+1之间的转移概率;表示充电完成的负荷量占区间N总负荷量的比重。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放电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思维导图的文件管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极片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