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9399.7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林;蔡新雷;董锴;孟子杰;黎嘉明;吴龙腾;郝文焕;杨民京;谢文超;王勇超;栾添瑞;郭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吕金金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 电动汽车 模式 调频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放电、闲置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及充电、放电与闲置状态间的切换过程,构建集群电动汽车的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其中,
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为:
xc(k+1)=Acxc(k)+vc(k);
式中,xc(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充电状态下各个SOC区间内的负荷量;vc(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每个区间内新加入或脱离充电状态的负荷量;Ac为充电状态下的状态转移矩阵;
其中,xc(k),vc(k)及Ac分别满足:
xc(k)=[xc(k,1),…,xc(k,i),…,xc(k,N)]T;
vc(k)=[vc(k,1),vc(k,2),…,vc(k,N)]T;
式中,N表示SOC区间划分数量;xc(k,i)表示第i个区间k时刻的负荷量;vc(k,N)表示第N个区间k时刻新加入或脱离充电状态的负荷量;表示充电过程中SOC区间ic与ic+1之间的转移概率;表示充电完成的负荷量占区间N总负荷量的比重;
所述电动汽车放电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为:
xd(k+1)=Adxd(k)+vd(k);
式中,xd(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放电状态下各个SOC区间内的负荷量;vd(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每个区间内新加入或脱离放电状态的负荷量;Ad为放电状态下的状态转移矩阵:
式中,表示放电过程中SOC区间id+1与id之间的转移概率;表示放电完成的负荷量占区间1总负荷量的比重;
所述电动汽车闲置状态下的负荷动态转移模型为:
xl(k+1)=Alxl(k)+vl(k);
式中,xl(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闲置状态下各个SOC区间内的负荷量;vl(k)为N维列向量,表示k时刻每个区间内新加入或脱离闲置状态的负荷量;Al为N维单位阵,表示闲置状态下的状态转移矩阵;
所述集群电动汽车的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为:
式中,u1(k)、u2(k)、u3(k)均为N维列向量;u1(k)表示充电与闲置状态相互切换的负荷量;u2(k)表示充电与放电状态相互切换的负荷量;u3(k)表示放电与闲置状态相互切换的负荷量;A为3N×3N维的状态转移矩阵;B为3N×3N维的状态转移矩阵,用于描述状态切换过程;C为3N维的输出行向量,用于描述功率输出部分;V(k)=[vc(k),vl(k),vd(k)]T;Y(k)为总输出功率;
其中,A、B、C分别为:
式中,0则表示N维零矩阵;I表示N维单位阵;表示集群电动汽车采用最大功率充电;表示集群电动汽车采用最大功率放电;
根据所述多状态切换控制模型,计算所述集群电动汽车的实时可调功率,并对所述实时可调功率的范围进行分段处理;
根据所述分段处理的结果,判断AGC指令所属分段并设计相应的控制模式,根据所述控制模式构建集群电动汽车的多模式调频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3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思维导图的文件管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极片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