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功重比集成化大承载的全电旋转作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8576.X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郑世成;胡子祥;张普;常帅;李林杰;付永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H02K7/116;H02K11/25;H02K11/20;H02K5/18;H02K5/173;F16H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功重 集成化 承载 旋转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高功重比集成化大承载的全电旋转作动装置,包括:外腔体、螺纹滚子、内腔体、行星轮、行星架、定子套筒、太阳轮等。驱动器散热片与定子散热片分别安装在太阳轮及定子套筒上;电机定子、永磁体分别固定在定子套筒外侧及太阳轮内侧,电机定子与永磁体构成集成式永磁同步电机;行星轮与安装在太阳轮外侧的外齿圈、内腔体内侧加工的内齿圈组成行星齿轮减速器;外腔体、内腔体的多段环形滚道与螺纹滚子零导程螺纹啮合,构成高承载集成式轴承;外腔体安装在固定壳体的端面上,内腔体与输出法兰固定连接;多种传感器集成在装置内部。此发明解决了现有旋转作动装置体积、重量大的问题,提高了全电作动装置的集成度、功重比及载荷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全电旋转作动装置,特别是针对一种高功重比集成化大承载的全电旋转作动装置,属于机电伺服技术、航空航天航海机械、电子及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伺服作动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现有作动系统主要有两种动力源,一种是利用液压能源作为动力的液压作动系统,通过高低压油液的转换推动负载进行运动,这种液压伺服作动器适用于高承载条件,但其体积和重量较大,且存在漏油、不便于维护、油路及配套设备复杂等问题;另一种是利用电能作为动力的全电作动系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机带动机械传动机构推动负载进行运动,这种全电作动系统属于绿色能源,具有安全性高、效率高且便于维护等优点,被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工程、机器人机械臂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性能装备的研制,对全电作动装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旋转作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存在集成度不高、功率密度低、承载能力低、体积大等缺点。因此,设计一款高功重比、集成化、大承载的全电旋转作动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功重比高、承载能力强及安装空间小的集成化全电旋转作动装置,用于舵面伺服控制及机器人机械臂旋转关节等。
一种高功重比集成化大承载的全电旋转作动装置,包括:外腔体、螺纹滚子、内腔体、行星轮、行星架、散热片、定子套筒、电机定子、永磁体、传感器、散热风扇、太阳轮、集成式驱动器、固定壳体等。行星架、定子套筒及集成式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固定壳体的端面上;驱动器散热片安装在太阳轮的外侧,用于为集成式驱动器散热,定子散热片安装在定子套筒的内侧,用于为电机定子散热;散热风扇安装在定子套筒的内侧,用于为电机定子散热;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行星架上用于检测作动装置内部温度;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定子套筒外侧,永磁体固定安装在太阳轮内侧,电机定子与永磁体构成集成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机两侧由超薄支撑轴承作为支撑,超薄支撑轴承安装在太阳轮及定子套筒之间;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上,行星轮与安装在太阳轮外侧的外齿圈、内腔体内侧加工的内齿圈组成行星齿轮减速器;角度传感器外圈与角度传感器内圈分别安装在内腔体及定子套筒上,用于检测旋转作动装置的输出角度;扭矩传感器外圈与扭矩传感器内圈分别安装在定子套筒及输出法兰上,用于检测旋转作动装置的输出扭矩;外腔体内侧与内腔体分别加工有多段环形滚道,导程均为零,螺纹滚子外侧加工有多段双面弧形零导程螺纹,螺纹滚子的螺纹分别与外腔体、内腔体的滚道啮合,构成高承载集成式轴承;外腔体安装在固定壳体的端面上,内腔体与输出法兰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定子套筒外侧,永磁体固定安装在太阳轮内侧,电机定子与永磁体构成集成式永磁同步电机,节省了电机的轴向安装空间,减小系统体积;
(2)本发明的行星轮与安装在太阳轮外侧的外齿圈、内腔体内侧加工的内齿圈组成行星齿轮减速器,由电机带动减速器驱动输出法兰运动,进一步减小系统体积、提高功重比;
(3)本发明的外腔体、内腔体的多段环形滚道与螺纹滚子零导程螺纹啮合,构成高承载集成式轴承,这种高承载集成式轴承的承载能力是同体积条件下传统轴承的十几倍,且能承受轴向、径向联合负载,这种结构不仅提高了作动装置的承载能力,还减小了系统轴向空间的占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直线交叉带分拣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簧片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