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待机时电力损耗的电池组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4796.5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明;陈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机时 电力 损耗 电池组 管理 装置 | ||
1.一种可减少待机时电力损耗的电池组管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池组件(2),所述电池组件(2)包括有待机电池板(21)、加压电池板(22)、触头(23)、立柱(24),所述壳体(1)内部的中心限位安装有待机电池板(21),所述壳体(1)内部待机电池板(21)的外围滑动连接有加压电池板(22),所述待机电池板(21)和加压电池板(22)之间弹性连接有触头(23),通过触头(23)实现待机电池板(21)、加压电池板(22)之间电连接,所述加压电池板(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柱(24),所述壳体(1)内部电池组件(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有转盘(31)、导向槽(32)、连接杆(33)、磁块(34)、限位柱(35)、螺旋槽(36)、线圈(37),所述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31),所述转盘(31)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32),所述导向槽(32)分为内侧导向槽和外侧导向槽,且共有六组,内侧导向槽由倾斜状线槽和尾部的圆弧槽组成,外侧导向槽只为倾斜状线槽,且所述立柱(24)均向上延伸至导向槽(32)的内部,所述立柱(24)远离待机电池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复弹簧,因此在转盘(31)转动的过程中,利用加压电池板(22)顶端立柱(24)与转盘(31)上导向槽(32)的配合,能够加压电池板(22)同时向内移动,而利用内侧导向槽由倾斜状线槽和尾部的圆弧槽组成的设计,在内侧加压电池板(22)的触头(23)与待机电池板(21)相接触后,转盘(31)再继续转动,内侧加压电池板(22)就不会再继续向内侧移动,而外侧加压电池板(22)继续向内侧移动,而当电池组处于待机状态时,或低功率供电时,加压电池板(22)会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展开,所述转盘(31)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外围限位滑动连接有磁块(34),所述磁块(34)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35),所述转盘(31)内侧与限位柱(35)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螺旋槽(36),所述磁块(34)的上方设置有线圈(37),所述连接杆(33)固定安装在待机电池板(21)的顶端,且所述线圈(37)通过连接杆(33)内部的导线与待机电池板(21)电连接,所述线圈(37)的顶端与输出电路电连接,所述线圈(37)通电后与磁块(34)相邻面产生的磁极为同名磁极,进而对磁块(34)产生斥力,且在磁块(34)受到斥力带动限位柱(35)向下移动时,利用限位柱(35)与转盘(31)内侧螺旋槽(36)的配合,能够使转盘(31)发生转动,所述壳体(1)内部电池组件(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有安装框(41)、连接座(42)、齿轮(43)、扇叶(44)、圆盘(45)、圆环(46)、折叠杆(47)、扇形齿板(48),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41),所述安装框(41)的内部限位滑动连接有连接座(42),所述连接座(42)的底端传动连接齿轮(43),所述连接座(4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扇叶(44),所述加压电池板(22)的底端通过支杆与扇叶(44)的顶端限位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底部安装框(41)的下方传动连接有圆盘(45),所述圆盘(45)的驱动电机转速受电池组内部温度控制,温度越高,转速越快,所述圆盘(4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环(46),所述圆环(4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折叠杆(47),所述折叠杆(47)远离圆盘(45)圆心的一侧传动连接有扇形齿板(48),所述齿轮(43)与扇形齿板(48)水平对齐,且相适配,所述壳体(1)的外围开设有散热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待机时电力损耗的电池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电池板(22)两个为一组,且共有六组,均匀分布在待机电池板(21)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7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筒织物自由裁织物定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PC工法桩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