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慧交通中的车道清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4725.5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宫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04 | 分类号: | A01G3/04;A0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投知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4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慧 交通 中的 车道 清理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交通中的车道清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设置于与车道相邻的绿化带处的检测机构以及清理机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车道最外侧边界线与绿化带之间的第一轨道部件,第一轨道部件内置有第一移动部件,第一移动部件上方设置有若干检测区域以及碰撞检测单元;清理机构包括切割装置以及设置于绿化带内的第二轨道部件,第二轨道部件内置有第二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的伸缩部件,伸缩部件包括纵向伸缩的第一伸缩杆体、横向伸缩的第二伸缩杆体以及连接第一伸缩杆体与第二伸缩杆体的旋转装置;切割装置与第二伸缩杆体相连;检测机构以及清理机构由控制机构远程操控,能够自动检测伸入机动车道的杂物并切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慧交通中的车道清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机动车道中央设置有隔离带,隔离带主要作为隔离双向车辆的安全设施,除了结构简单的栅栏式隔离栏外,还包括花箱式隔离栏、绿化带隔离栏,上述隔离栏还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上述隔离栏内的绿化作物紧邻机动车道,位于该机动车道内行驶的车辆极容易被伸出的绿化作用划伤,例如枝条,因此经常需要环卫工人修剪隔离栏内的绿化作物,较为费力且危险。此外,部分枝条生长时缩在作物内部被其他枝条挡住,长的枝条并没有被剪断,且后续长枝条可能会弹出来,导致车辆被划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慧交通中的车道清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慧交通中的车道清理设备,包括设置于与车道相邻的绿化带处的检测机构以及清理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车道最外侧边界线与绿化带之间的第一轨道部件,所述第一轨道部件沿所述绿化带延伸,延伸方向与车道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长度与绿化带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轨道部件内置有第一移动部件,所述第一移动部件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的柱体,所述柱体上划分为若干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内均设置有碰撞检测单元;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切割装置以及设置于绿化带内的第二轨道部件,所述第二轨道部件与所述第一轨道部件保持平行且长度相等,第二轨道部件内置有第二移动部件,所述第二移动部件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的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包括纵向伸缩的第一伸缩杆体、横向伸缩的第二伸缩杆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体与第二伸缩杆体的旋转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第二伸缩杆体相连;
所述检测机构以及所述清理机构由控制机构远程操控,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各碰撞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碰撞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检测区域受障碍物的受力值并将所述受力值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第一伸缩杆体、第二伸缩杆体、旋转装置以及切割装置相连,所述第一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检测区域沿绿化带边缘移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切割装置追踪所述碰撞检测单元,所述第一伸缩杆体、第二伸缩杆体以及旋转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柱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三轨道部件,所述第三轨道部件内置有第三移动部件,所述第三移动部件上设置有与其相连的电动夹具,所述第三移动部件以及电动夹具分别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电动夹具追踪所述碰撞检测单元,所述电动夹具用于固定障碍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柱体还内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位于所述电动夹具的下方,所述收纳箱用于接收被切割断的障碍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柱体还内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与所述收纳箱连通,所述粉碎装置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粉碎所述收纳箱中的障碍物并将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