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2658.3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丰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J3/07;A61K47/02;A61K47/36;A61K47/40;A61K4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污染 药品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内外双层的结构制备用来承装草木灰的胶囊壳;胶囊壳的外层制备时使用氧化海藻酸钙与β‑环糊精混合作为自制交联剂,将明胶与负载银的海藻酸钙进行交联制得海藻酸钙复合膜,不仅胶囊外壳的硬度增加,且不易被移动,耐热性较好;胶囊壳的内层结构为海藻酸钙复合蛋白质气凝胶结构,在海藻酸钙凝胶干燥冷冻之前向溶液中加入蛋白质,进行加热变性处理,再进行冷冻干燥制备气凝胶,延长了草木灰的保存时间。本发明制备的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在抗菌防污染的同时方便了草木灰入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采用胶囊制剂,但由于中药的含水量较低,充填后的明胶空心胶囊的水分迁移到药粉中,出现了胶囊易脆碎、药粉失水成柱及药粉变色等现象,目前虽然有植物胶囊可以满足部分中药药品充填的需要,但是植物胶囊因其价格高,同时生产不容易控制等特点,一直限制了植物胶囊的使用。
针对中药中的草木灰,在潮湿环境中不仅不方便保存,容易影响药性,熬煮中药时的添加时间也会影响中药药性。为此,本发明需研究和开发一种既能抗菌防污染,又能延长保存时间且可以调整草木灰加入时间的药品胶囊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0~20份胶囊壳外层、10~20份胶囊壳内层。
优选的,所述胶囊壳外层为海藻酸钙复合膜。
优选的,所述海藻酸钙复合膜为明胶与负载银的海藻酸钙使用自制交联剂进行交联制得。
优选的,所述自制交联剂为氧化海藻酸钙与β-环糊精混合制得。
优选的,所述胶囊壳内层为海藻酸钠复合蛋白质制备的气凝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抗菌防污染的药品胶囊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工艺流程为:
自制交联剂制备,胶囊壳外层制备,胶囊壳内层制备,胶囊壳制备。
优选的,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海藻酸钠分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1:5,加入与无水乙醇溶液体积比为1:1的17g/mL的高碘酸钾水溶液,避光搅拌反应4h,加入0.2~0.5倍的β-环糊精,搅拌均匀后,加入与高碘酸钾等摩尔量的乙二醇,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将反应混合液加入到反应混合液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进行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再用去离子水溶解,再加入用去离子水溶解后的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进行抽滤,将抽滤得到的产物在50~6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制得自制交联剂;
(2)配置4%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并加入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5的纳米银,搅拌均匀后静置24h后,制得负载银的海藻酸钠溶液;另取海藻酸钠与明胶并按比例混合,配置10%的明胶水溶液,在45~55℃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将10%的明胶水溶液与负载银的海藻酸钠溶液按体积比1:1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超声消泡10h,超声频率为30~60kHz,加入明胶质量1/10的自制交联剂,搅拌反应30~50min,加入与明胶水溶液体积比为20:1的5%的氧化钙水溶液,在40~60℃下搅拌反应30~50min,形成胶液,将不锈钢模具浸入胶液中,然后提出液面,使胶液在模具上冷却挤压成型,干燥后进行脱模和切割,制得胶囊壳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丰,未经王光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