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和荧光显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7568.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8 | 分类号: | G02B21/08;G02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激发 光源 荧光显微镜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和荧光显微镜,光源包括光源识别驱动模块和至少一个荧光激发模块;荧光激发模块包括发光元件和聚光透镜,发光元件用于出射激发光束;聚光透镜用于聚集激发光束形成聚光光束,聚光光束用于激发待测样品产生荧光;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壳体,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一透光口,聚光透镜设置于壳体内;激发光束经第一透光口入射至壳体内,荧光聚光光束经第二透光口入射至待测样品,携带待测样品特性的荧光光束依次经过第二透光口和第三透光口出射;光源识别驱动模块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出射激发光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荧光光源体积大、成本高、光损耗大、光功率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荧光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和荧光显微镜。
背景技术
传统荧光显微镜激发光源部件主要安装在显微镜后端的灯罩中。激发光源部件主要有汞灯、氙灯、卤素灯及LED光源等四种,不论是汞灯、氙灯、卤素灯等宽光谱光源,还是多个单色LED集成多波长光源,都是安装在显微镜后端,由于这四类光源都不是点光源,很难将光源发出的光准直集中;且光源距离样品较远,光传播过程中损失很大,因此,这四类光源发出的光无法高效的用于荧光样品激发。并且汞灯、氙灯、卤素灯、多波长集成LED等四种光源实际利用的光功率低,对于上转换纳米颗粒等需要高功率激发的发光材料无法适用。
激光器光源由于光功率高、准直性好、单色性强,既能够满足常规荧光成像染料激发,又能够满足需要高功率激发的发光材料激发,因此经常被应用在显微镜荧光成像中,但激光器价格较高,使用时还需要额外配置激光控制器,增加了荧光显微镜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便捷性。
把LED直接安装到激发块盒中,虽然大大缩短了发光元件到样品之间的距离,但由于LED为面光源,很难使用常规透镜或非球透镜组合进行较好效果的聚光准直,且为了平衡收光效率和聚光效果,透镜(组)系统往往比较厚,把LED和透镜(组)集成在荧光激发块中较为困难。激光二极管使用透镜(组)在荧光激发块中能够实现聚光准直,但激光二极管发热量较大,不解决好散热问题,易引起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的中心波长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和荧光显微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荧光激发块体积大、成本高、光损耗大以及光功率不方便调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包括:光源识别驱动模块和至少一个荧光激发模块;
所述荧光激发模块包括发光元件和聚光透镜,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出射激发光束;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激发光束传播路径上,用于聚集所述激发光束形成聚光光束,所述聚光光束用于激发待测样品产生荧光;
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邻接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二透光口,所述第三侧面包括第三透光口;
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口,所述聚光透镜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激发光束经所述第一透光口入射至所述壳体内,所述聚光光束经所述第二透光口入射至所述待测样品,携带所述待测样品特性的荧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透光口和所述第三透光口出射;
所述光源识别驱动模块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出射所述激发光束。
可选的,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电源连接板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设置于所述电源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激发光束的波长对应设置;
所述光源识别驱动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第二电阻和供电连接头;所述第二电阻阻值固定;
所述供电连接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电源连接板和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设置,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的分压情况识别所述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