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和荧光显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7568.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8 | 分类号: | G02B21/08;G02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激发 光源 荧光显微镜 | ||
1.一种荧光激发块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识别驱动模块和至少一个荧光激发模块;
所述荧光激发模块包括发光元件和聚光透镜,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出射激发光束;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激发光束传播路径上,用于聚集所述激发光束形成聚光光束,所述聚光光束用于激发待测样品产生荧光;所述聚光透镜包括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厚度为1.86mm,直径为20mm,焦距为13mm;
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电源连接板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设置于所述电源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激发光束的波长对应设置;所述光源识别驱动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第二电阻、供电连接头和可调电流芯片;所述第二电阻阻值固定;所述供电连接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电源连接板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设置,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的分压情况识别所述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所述可调电流芯片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供电连接头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可调电流芯片调节所述荧光激发模块的供电电流;
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敷导线散热板、距离调节环、第一弹簧导电顶针和第二弹簧导电顶针;所述发光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敷导线散热板的一侧;所述距离调节环位于所述聚光透镜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且与所述聚光透镜机械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聚光透镜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弹簧导电顶针分别连接所述敷导线散热板和所述电源连接板;所述第二弹簧导电顶针分别连接所述供电连接头和所述电源连接板;
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邻接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透光口,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二透光口,所述第三侧面包括第三透光口;
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口,所述聚光透镜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激发光束经所述第一透光口入射至所述壳体内,所述聚光光束经所述第二透光口入射至所述待测样品,携带所述待测样品特性的荧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透光口和所述第三透光口出射;
所述光源识别驱动模块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出射所述激发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块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包括模数转换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接口与所述供电连接头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块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激发模块还包括二向色镜和成像滤波片,所述二向色镜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聚光光束和荧光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调整所述聚光光束的传播方向;
所述成像滤波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透光口,用于对所述荧光光束滤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块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均与所述第一侧面邻接;
所述第四侧面和/或所述第五侧面为鳍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块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单色LED光源或激光二极管。
6.一种荧光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荧光激发块盒、荧光激发块盒槽体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激发块光源;
所述荧光激发块盒安装在所述荧光激发块盒槽体内;所述荧光激发块盒用于承载至少一个所述荧光激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5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