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核去芳构化合成3,4-二氢嘧啶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7261.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时磊;李康瑞;孟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12 | 分类号: | C07F9/651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核去芳构 化合 嘧啶 方法 | ||
1.一种亲核去芳构化合成3,4-二氢嘧啶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作用下,以2-羟基嘧啶1为底物,亚磷酸酯为亲核试剂,合成3,4-二氢嘧啶酮化合物2;
反应式如下:
式中:
R1和R2各自独立为C1-C7的烷基、苯基或含有取代基的苯环,取代基为Cl、F、Me、MeO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取代基;
R3为Me、Et、Bn、iPr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四氯化锆;
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乙醚,叔丁基甲基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为:
向2-羟基嘧啶1、亚磷酸酯和催化剂中加入有机溶剂,反应得到3,4-二氢嘧啶酮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1~10: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磷酸酯和2-羟基嘧啶1的摩尔比为1:1~2: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室温~100摄氏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8~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2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