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粱秸秆归垄单粒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播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709.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珍;任志强;许晶;卜华虎;肖建红;张宁;常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粱 秸秆 归垄单粒沟播 抗旱 一体化 播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高粱秸秆归垄单粒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中耕管理、浇水、定向集中喷叶面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本发明采用免耕直播、秸秆归垄及探墒播种技术节约投入,同时解决了现在高粱单粒精播出苗率低的问题,为旱作雨养区高粱种植做出巨大贡献,节省了间苗产生的人工,另外通过中耕培土可以增加高粱抗倒性,促进根系养分吸收,增加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粱种植领域,具体涉及高粱秸秆归垄单粒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粱是山西省最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其种植遍布在全省各个地区。相较于高粱和小麦,高粱专用播种机和收割机普及程度较低,农民几乎都还在用传统农具或手工作业,既费时又费力,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种植高粱的积极性。近年来,人们受到经济观念的影响,以及种植效益的低下,多数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耕种土地的几乎都是弱劳力,迫切需要种植业的全程机械化。目前市场上播种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由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张亚萍研制的2BT—KX型高粱精播机,是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组合型多功能农业机械。该机具具有深松、起垄、中耕、按穴定量深施底肥、按穴跟踪定量喷水、按穴精播催芽高粱、扶土、镇压一次完成的功能,还可以实现双行条播大豆、谷糜、高粱等杂粮作物;由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YQF系列免耕气吸施肥播种机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采用气吸式排种机构和三点悬挂装置,机组转弯半径≤3m,适用于小麦收割后免耕播种高粱,换盘可兼种高粱、大豆等作物,实现了一机多用;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生产的金穗牌2BQM—2型气吸式精量铺膜播种机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能优异、操作使用方便,是铺膜种植高粱、高粱、甜菜、油葵、花葵、葫芦、豆类、黑籽瓜及与其相近的其他作物的理想机械,富邦2BQF—3/4轻型气吸式播种机是同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垂直圆盘气吸式精量谷物种植机械,适用于已耕地高粱、大豆、高粱、油料向日葵和甜菜等的种植作业。但以上机械除了2BT—KX型这种大型精播机具有补水功能可以保证出苗以外,其他播种机都无法在墒情较差的情况下保证出苗。因此,研制高粱单粒精播机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就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高粱秸秆归垄单粒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播种方法。采用免耕直播、秸秆归垄及探墒播种技术,属于节能环保产业节约投入,通过中耕培土可以增加高粱抗倒性,促进根系养分吸收,最终产量可以增加11%以上,解决了现在高粱单粒精播出苗率低的问题,为旱作雨养区高粱种植做出巨大贡献,节省了间苗产生的人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粱秸秆归垄单粒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产地环境
1.1产地选择: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不须盖地膜,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1.2环境质量:空气条件良好,土壤PH值6-8,降水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步骤2: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或省级审定并适宜本区种植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规定,包衣种子符合GB/T 15671的规定;
步骤3:播种
3.1整地准备:在秋收之后,秸秆粉碎10cm左右铺于地表,或者秸秆粉碎浅旋均可,播种前,不需要任何整地作业,水浇地也不用浇出苗水;
3.2播期:掌握在春季地下10厘米处温度稳定在10℃以上即可种植;
3.3根据土壤肥力与施肥水平选择适宜不同密度的品种,并确定播种量与留苗密度,每667m2留苗7000株~13000株;
3.4探墒播种:根据土壤墒情将表层干土归于播种行两边,漏出湿土,使播种区土壤含水量≥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