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5376.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时;张士前;李厂;孙美茹;廖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B28B7/00;B28B7/18;E04B1/30;E04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凝土 混合 框架结构 预制 节点 模具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模板;
沿所述底模板周向固定于所述底模板上的侧模板,所述侧模板上开设有供预制节点牛腿伸出的孔洞;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排布并固定于所述底模板上的多个定位键,多个所述定位键之间形成供预制节点钢骨插设的定位槽;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螺孔盘、若干波纹管、若干钢管以及若干螺杆,若干所述螺孔盘布设于所述底模板上,所述波纹管套接于所述钢管,所述钢管的底端套设于所述螺孔盘,所述钢管的顶标高不低于所述侧模板的顶标高,且所述钢管的顶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的底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螺合至所述螺孔盘,所述螺杆的顶端经所述第一通孔延伸出所述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上固定有供多个所述定位键固定的C型键槽模板,所述C型键槽模板扣设于所述底模板上并与所述底模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多个所述定位键排布并固定于所述C型键槽模板的顶面,所述预制节点模具还包括一预留管,所述预留管的底端穿过任一所述定位键及所述C型键槽模板并插入至所述空腔,所述预留管的顶标高不低于所述侧模板的顶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螺杆定位板,所述螺杆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杆的顶端经所述第二通孔穿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螺杆定位板的两端与所述侧模板的顶端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端部和所述波纹管之间填充有柔性封堵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键呈矩阵式排列并形成十字形所述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键排布并固定于所述底模板的中部,若干所述螺孔盘沿所述底模板的周向均匀间隔地布设于所述侧模板的内侧。
7.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底模板,在底模板上进行放线作业,确定多个定位键、若干螺孔盘以及侧模板的安装位置;
提供多个所述定位键,将多个所述定位键按照相应安装位置排布并固定于所述底模板上,使多个所述定位键之间形成定位槽;
提供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若干螺孔盘、若干波纹管、若干钢管以及若干螺杆,其中,所述钢管的顶标高不低于所述侧模板的顶标高,所述钢管的顶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将若干所述螺孔盘按照相应安装位置布设于所述底模板上,将所述波纹管套接在所述钢管上,将所述螺杆的底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螺合至所述螺孔盘,同时将所述钢管的底端套设于所述螺孔盘,使所述螺杆的顶端经所述第一通孔延伸出所述挡板;
将预制节点钢骨插设于所述定位槽上,于所述预制节点钢骨的周围固定预制节点牛腿,然后进行预制节点箍筋固定;
提供所述侧模板,所述侧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预制节点牛腿穿过的孔洞,沿所述底模板的周向将所述侧模板安装至所述底模板上的相应安装位置处;
于所述侧模板的围设空间处进行混凝土浇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预制节点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模板上固定有C型键槽模板,所述C型键槽模板扣设于所述底模板上并与所述底模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多个所述定位键排布并固定于所述C型键槽模板的顶面;
在将预制节点钢骨插设于所述定位槽上之后且在进行预制节点箍筋绑扎之前,提供一预留管,将所述预留管的底端穿过任一所述定位键及所述C型键槽模板并插入至所述空腔,使所述预留管的顶标高不低于所述侧模板的顶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3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中包自动定氢装置
- 下一篇:连接结构、功能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