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车煤入厂车号识别对比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05238.2 | 申请日: | 202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锋;李吉龙;马久亮;秦子雪;李同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5/04 | 分类号: | B61L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 地址: | 1546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车 煤入厂 车号 识别 对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车煤入厂车号识别对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来煤计划信息采集模块、车辆入厂信息采集模块、自动计量信息对比模块及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展示模块。本发明实现了对所有已入厂、待入厂车辆系统性地跟踪、判断在厂状态,可以自动对来煤火车车厢号码进行识别,同时与各矿方采购计划表自动对比,自动查找出来煤矿别。同时取消交接站和计量员人工抄录车号的工作量,以及调度员手工制表、人工对比查找车号的工作,对于计量系统而言,自动对比后计量软件直接采集矿方和品种信息。实现自动过衡,计量员无需再去询问调度中心矿方品种等信息,降低工作量。大大减少了人工查找时间,提高了车接卸效率,减少火车延时费的支出,节约了资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车煤入厂车号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车煤入厂车号识别对比系统。
背景技术
火车来煤入厂后,由于计量人员和调度人员不清楚该列火车煤矿方、煤种等信息,需要燃铁交接站的值班员在列车通过时使用手机录像,通过回看录像把车号抄录下来,再发给调度员,由调度员将燃管部发来的各矿方采购计划表进行对比,人工查找出来煤矿别后,再通知燃铁交接站是否拆分编组,并传达过衡采样接卸等信息。
计量员在称重过程中还需进行第二次人工抄录车号,再发给调度员进行二次核对。核对后调度员告知计量员矿别、煤种信息,再由计量员再下发卸煤计划。
这种由人工查找来煤矿别的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易出现错误,造成分车错误、采样错误。影响火车来煤接卸效率。与此同时,调度员对电厂所有入厂及出厂车辆不能直观的了解车辆在厂状态信息,需要通过三大项目平台查找和与交接站沟通后才能知道车辆在厂状态信息。这样容易造成压车和不方便调度的情况、容易造成机车进行倒沟、分车等频繁作业,这种情况下会增加机车空耗、人员工作时间增加等问题,造成精神疲劳、机车油耗增加等情况。影响火车煤入厂能力的接卸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车煤入厂车号识别对比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车煤入厂车号识别对比系统,包括来煤计划信息采集模块、车辆入厂信息采集模块、自动计量信息对比模块及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展示模块;
所述来煤计划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来煤计划信息,并将采集的来煤计划信息上传至所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展示模块;
所述车辆入厂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计轴器装置、车号识别设备及出入厂车辆信息采集模块;
所述计轴器装置设于车辆轨道一侧,用于监测是否有火车轮轴驶过,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所述出入厂车辆信息采集模块;
所述出入厂车辆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车号识别设备通讯,用于在接收到有火车轮轴驶过信息时,使所述车号识别设备处于开启状态,并将采集的车号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展示模块;在未接收到火车轮轴驶过信息时,使所述车号识别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自动计量信息对比模块用于:
在计量系统全自动过衡时自动对比读取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处理展示模块预设的矿别信息;所述矿别信息包括车辆供应商信息、车号信息、品名、发站和到站信息;
在对矿别信息进行自动对比后,车辆在计量过程中,以车号为条件自动更新读取车辆的供应商、到发站、品名信息;计量结束后,将计量信息以及计量时间自动更新至车号识别设备数据库中,以供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处理展示模块采集相应计量信息;
所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展示模块用于对所有进厂出厂车辆状态、时间及数量进行实时更新;所述进厂出厂车辆状态包括待定、未进厂、已进厂、已过重、已过空、已出厂。
进一步地,所述来煤计划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来煤计划信息包括供应商、运单号、品名、换装日期、车号、始发站、到站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