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351.5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跃;黎江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67100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myl3 基因突变 引物 探针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检测MYL3基因突变位点c.374AC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所述的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试剂盒以非疾病诊断和/或治疗为目的的使用方法。所述引物探针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所述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所述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准确性好,耗时较短,可同时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不对称性肥厚或心肌肥大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弥漫性肥大、畸形、核大、深染和心肌纤维紊乱等。
HCM是一种“肌节疾病”,许多研究表明,肌节蛋白基因变异是HCM的主要致病原因。心脏肌节主要包括粗肌丝和细肌丝,肌节相关基因位点的突变,破坏了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之间的肌丝滑动,改变了心肌细胞内的钙信号通路,影响了左心室的发育和心肌壁的结构,进而导致心脏的功能不全。MYL3是HCM的主要致病基因之一,该基因高表达于心肌组织,编码肌球蛋白轻链3,是肌小节粗肌丝肌球蛋白六聚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肌收缩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MYL3基因突变后,可能通过增强对Ca2+的诱捕导致细胞内Ca2+释放异常,激活了Ca2+依赖性的信号转导途径,使心肌细胞重塑,最终导致HCM的发生。
目前,遗传疾病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很多,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SNP shot多重PCR技术、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PCR扩增直接进行毛细管电泳测序和高通量测序等。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基因突变检测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对设备的要求高、价格昂贵等缺点,很难从实验室普及到临床。CN111411149A公开了一种检测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通过对88个突变位点的引物组进行联合检测,成本较低,且无需荧光标记,适合大量样本的批量筛查。但该检测方法需要借助于复杂的专用仪器及基因分型系统,限制了产品的推广与使用,且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对HCM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家族筛查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HCM基因突变筛查方法,为HCM的预防、辅助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使用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对野生型MYL3的探针和突变型MYL3的探针分别进行标记,再将待测样本与质控品一同进行扩增,根据荧光信号的相对强度即可确认样本的基因型,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所述检测MYL3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检测MYL3基因突变位点c.374AC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
本发明中,所述荧光PCR引物可对MYL3基因中一段长度为134bp的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进而对MYL3基因突变位点c.374AC进行快速检测,操作简单,耗时较短,准确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优选地,所述实时荧光PCR引物包括SEQ ID No.1~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5'-TGCAGAGCTCAATACCAAGATG-3';
SEQ ID No.2:5'-CATTGCCCTCCTTGTCGAAGAC-3'。
优选地,所述探针包括野生型MYL3的探针和突变型MYL3的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理大学,未经大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