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9415.0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巧;吕小井;席凯;汤旭财;龚宝;魏文;李晶晶;阮志强;沈华中;韩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6;F02M26/28;F01M5/00;F01M5/02;F01N3/20;F04B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佩 |
地址: | 2140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泵及支路组,支路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冷却液泵相连,支路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第一支路设有发动机水套、第一比例阀及第一温度检测器,发动机水套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第一比例阀及第一温度检测器的上游;第二支路设有EGR冷却器、第二比例阀及第二温度检测器,EGR冷却器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第二比例阀及第二温度检测器的上游;其中,第一比例阀根据检测温度以调节第一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第二比例阀根据检测温度以调节第二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能够提高各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增大系统的散热量。同时,还能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在所有工况下,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冷却系统匹配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燃油经济性。
然而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各零部件依靠自身的流阻特性来分配流量,此种分配方式对流量的控制精度低,存在冷却液流量过剩现象,不利于发动机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控制精度不高,导致发动机经济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液泵及支路组,所述支路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所述冷却液泵相连,所述支路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设有发动机水套、第一比例阀及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发动机水套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比例阀及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的上游;
所述第二支路设有EGR冷却器、第二比例阀及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EGR冷却器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比例阀及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的上游;
其中,所述第一比例阀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比例阀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变化以调节所述第一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
所述第二比例阀与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比例阀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变化以调节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比例阀通过调节其开度以调节所述第一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所述第二比例阀通过调节其开度以调节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路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路及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设置的第三支路;
所述第三支路设有油冷器,第三比例阀及第三温度检测器,所述油冷器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三比例阀及第三温度检测器的上游;
其中,所述第三比例阀与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三比例阀用于相应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变化以调节所述第三支路中冷却液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路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路及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设置的第四支路;
所述第四支路设有空压泵、第四比例阀及第四温度检测器,所述空压泵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四比例阀及第四温度检测器的上游;
其中,所述第四比例阀与所述第四温度检测器通讯连接,所述第四比例阀用于相应所述第四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以调节所述第四支路中冷却液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路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路及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设置的第五支路;
所述第五支路设有尿素冷却喷嘴、第五比例阀及第五温度检测器,所述尿素冷却喷嘴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五比例阀及第五温度检测器的上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