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5553.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1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森;许碧云;修晓英;孙彬坤;陈亮;吴杰鸿;欧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叶秀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件园三期诚毅大街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场 设备 生命周期 预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设备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个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应的故障维修时间周期和故障更换时间周期;获取待预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应的停车场的车流量数据;根据故障维修时间周期、故障更换时间周期和车流量数据计算待预测设备的可承受车流量数据;根据可承受车流量数据预测待预测设备的生命周期,其中,生命周期包括待预测设备的故障周期和可使用年限;从而精准预测出每个设备零部件在该车道达到某个车流量时对应的故障周期及其可使用年限,以便进行精准预防性养护,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周期及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和一种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停车场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是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可使用范围年限作为参考,但是因为设备使用频率的不同,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参数进行确认评估出的设备使用寿命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再者,停车场设备一般由各个零部件组成,目前的设备总体使用寿命未将各个零部件使用情况加入跟踪考虑,从而使得设备预防性维护无法精准到各个零部件,导致设备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通过对待预测设备的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精准预测出每个设备零部件在该车道达到某个车流量时对应的故障周期及其可使用年限,以便进行精准预防性养护,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周期及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预测设备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个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应的故障维修时间周期和故障更换时间周期;获取所述待预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应的停车场的车流量数据;根据所述故障维修时间周期、所述故障更换时间周期和所述车流量数据计算所述待预测设备的可承受车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可承受车流量数据预测所述待预测设备的生命周期,其中,所述生命周期包括所述待预测设备的故障周期和可使用年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首先获取待预测设备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个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应的故障维修时间周期和故障更换时间周期;接着获取待预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应的停车场的车流量数据;然后根据故障维修时间周期、故障更换时间周期和车流量数据计算待预测设备的可承受车流量数据;最后根据可承受车流量数据预测待预测设备的生命周期,其中,生命周期包括待预测设备的故障周期和可使用年限,由此,通过对待预测设备的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精准预测出每个设备零部件在该车道达到某个车流量时对应的故障周期及其可使用年限,以便进行精准预防性养护,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周期及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停车场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根据所述故障维修时间周期、所述故障更换时间周期和所述车流量数据计算所述待预测设备的可承受车流量数据,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待预测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的故障周期内可承受车流量数据,其中,Qi指第i个零部件的故障周期内可承受车流量,1≤i≤M,M表示所述待预测设备共有M个零部件;Qj指该零部件从最开始使用到第j次故障时累计承受车流量,j≥1。
可选地,根据所述故障维修时间周期、所述故障更换时间周期和所述车流量数据计算所述待预测设备的可承受车流量数据,包括:对所述故障维修时间周期、所述故障更换时间周期和所述车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单位车流量对所述待预测设备的寿命损耗程度;将所述寿命损耗程度乘以设备有效使用寿命以得到所述待预测设备的总可承受车流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