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竹的加工及利用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95096.6 申请日: 2021-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5558033A 公开(公告)日: 2023-01-03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洋洲野生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K36/8969;C08H99/00;A61K12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24400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竹 加工 利用 工艺
【说明书】:

一种玉竹的加工及利用工艺,本发明是一种玉竹加工及利用工艺,包括将玉竹依次进行粉碎、二次浸取、板框压滤、硅藻土精过滤、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将得到的液体在45‑70℃,进料压力PC=0.1‑0.5MPa的条件下,将玉竹多糖精液通过20‑50nm的无机陶瓷膜超滤3‑5小时。最后将浓缩玉竹多糖液通过刮板式二效蒸发机进一步蒸发浓缩2.5‑3倍,此时玉竹多糖浓缩液中玉竹多糖的质量含量在5‑9%。在进风温度为140‑170℃,出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玉竹多糖浓缩液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玉竹多糖白色粉末。本发明从玉竹中同时提取并得到玉竹多糖、玉竹粗粉以及玉竹黄酮类混合物,在玉竹多糖提取过程中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纯化——喷雾干燥,从而克服了传统的真空浓缩——乙醇沉降的缺陷。本发明玉竹多糖的得率为8.4%,纯度达到90%及以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竹的加工及利用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玉竹中 同时提取玉竹多糖、玉竹粗粉以及玉竹黄酮类混合物的工艺。

玉竹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属药食两用植物,味甘平,性微 寒,具有滋阴润燥,养胃生津之功效。玉竹多糖是玉竹中主要有效成分,现代 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其具有增强耐缺氧、抗衰老、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和提 高免疫力等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对玉竹中玉竹多糖的提取与分离在国内外均有一些报道, 如国家申请专利200910022946公开了一种玉竹多糖的制备方法。其它还有一些 类似的报道,但还未见有关玉竹中同时提取玉竹多糖、玉竹粗粉以及玉竹黄酮 类混合物的报道。在所有文献中玉竹多糖的制备均需要采用酒精将玉竹多糖从 稀溶液中沉降出来,这些方法乙醇消耗量大,成本高,且酒精为易燃易爆的物 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玉竹多糖的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竹的加工及利用工艺,在该工艺中可 同时提取并得到玉竹多糖、玉竹粗粉以及玉竹黄酮类混合物,实现最大限度的 充分利用资源,梯度开发,且工艺能耗低,符合目前我国所要求的资源的节约型 开发战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竹进行粉碎后依次经两次加热水浸取和板框压滤,得玉竹多糖滤液 及滤渣;将压滤后的滤渣烘干,得到玉竹粗粉;加热水浸取的温度控制在85-95 ℃;

2)将粒度为200-300目硅藻土匀浆液均匀的涂在硅藻土过滤机的滤布上; 将玉竹多糖滤液输入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去掉玉竹多糖滤液中的大分子树胶、 单宁、鞣质及纤维素,得到玉竹多糖溶液;

3)将玉竹多糖溶液以2-4BV/h的速度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以吸附并去除 溶液中的色素、玉竹黄酮、甙类及杂质;孔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得到玉竹多糖 精液;

4)将玉竹多糖精液在45-70℃,进料压力PC=0.1-0.5Mpa的条件下,通过 20-50nm的无机陶瓷膜超滤3-5小时;得玉竹多糖浓缩液,

5)将浓缩玉竹多糖浓缩液蒸发浓缩2.5-3倍后,在进风温度为140-170℃, 出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玉竹多糖粉末;

6)将经3)步吸附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洗涤,然后用50%-80%V/V乙醇 水溶液洗脱,得到含色素、玉竹黄酮及甙类物质的乙醇水溶液;减压蒸馏浓缩 乙醇水溶液,回收乙醇,得到含色素、玉竹黄酮及甙类物质的浸膏;在进风温 度为140-170℃,出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将所得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到含 玉竹黄酮类化合物的浅黄色粉末。

正是由于发明人对以上工艺的精心设计,各个工艺步骤环环相扣,紧密相 联,才使得玉竹得以综合开发利用,并可同时提取得到玉竹多糖、玉竹粗粉以 及玉竹黄酮类混合物三种有效成分。本发明工艺中的另一关健步骤在于,对于 玉竹多糖提取采用的是玉竹多糖液的陶瓷膜超滤分离浓缩,使玉竹多糖与小分 子杂质分离,可实现常温无相变,既节省了能源,又避免了活性成分的分解破 坏,既实现常温下浓缩玉竹多糖液,又可同步实现玉竹多糖的脱色、分离和纯 化;本发明的优势还体现在玉竹多糖液的刮板式二效蒸发进一步浓缩,大大降 低了后续干燥过程中的能耗。

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洋洲野生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洋洲野生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