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586.4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汪耀海;王德东;滕杰;陈峰;张正利;李涛;郑慧林;徐新源;李海波;赫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6 | 分类号: | G06F16/26;G06F8/38;G06F16/8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拖拽式 可视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企业功能底表数据,在数据中台建立模型库;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将数据分为维度和度量两种类型,为图表和数据的绑定构建基础;选择页面布局方式,实现页面框架搭建;将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按数量和度量维度拖入所述页面框架中相应位置的行和列,能够根据数据自动生成图表;基于查询组件、预制图标以及模型库中功能底表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返回相应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进行图表的更新。本发明通过拖拉拽等常规化操作完成页面搭建、图表制作、表格生成。可提高页面图表制作效率,简化制作过程,缩短网页开发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和复杂算法的发展,大数据技术成为新技术发展的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海量的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已然成熟,但是展示方式仍然依靠前端HTML编写和JS开发,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难以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其深层的规律,海量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使得大数据需要新的处理模式和展示模式,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增加决策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可视化页面的快速制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包括:
基于Flink技术实时获取企业功能底表数据,在数据中台建立模型库;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将数据自动分类,为图表和数据的绑定构建基础;选择页面布局方式,实现页面框架搭建;将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按数量和度量维度拖入所述页面框架中相应位置的行和列,能够根据数据自动生成图表;
基于查询组件、预制图标以及模型库中功能底表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返回相应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进行图表的更新。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模型库模块,用于获取企业功能底表数据,在数据中台建立模型库;
页面框架搭建模块,用于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将数据分为维度和度量两种类型,为图表和数据的绑定构建基础;选择页面布局方式,实现页面框架搭建;将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按数量和度量维度拖入所述页面框架中相应位置的行和列,能够根据数据自动生成图表;
图表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查询组件、预制图标以及模型库中功能底表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返回相应的数据,并根据所述数据进行图表的更新。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拖拽式可视化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拖拉拽等常规化操作完成页面搭建、图表制作、表格生成。可提高页面图表制作效率,简化制作过程,缩短网页开发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布切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C19400铜合金铸锭组织均匀化的制备工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