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抗拉双光锂电铜箔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3847.0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花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3G1/10;C25D3/12;C25D3/22;C25D3/04;C25D5/34;C25D7/06;C23F17/00;H01M4/66;H01M4/70;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婺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0 | 代理人: | 胡恩晗 |
地址: | 3221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抗拉双光锂电 铜箔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抗拉双光锂电铜箔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铜线和硫酸,放入溶铜塔中,溶解后得到混合硫酸铜溶液,其中:硫酸的浓度为340~360g/L,溶铜塔内的环境温度为35~40℃;
步骤2:混合硫酸铜溶液溢流到污液塔内,经过污液泵的抽液效果后先流入到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功效,获得纯净硫酸铜溶液,然后再将纯净硫酸铜溶液压入到净液塔内;
步骤3:通过计量泵将添加剂塔中的添加剂以计量化的形式打入到净液塔内,搅拌均匀,获得电解液,此时净液塔内该添加剂的各项成分浓度为:5~15g/L的整平剂——羟乙基纤维素(HEC)、2~13g/L的除应力剂——糖精钠、4~15g/L的光亮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4~10g/L的聚乙二醇(PEG)、2~10mg/L的聚乙烯亚胺、3~9g/L的2-巯基吡啶、7~15g/L的2-氨基噻唑;
步骤4:通过净液泵将电解液抽至生箔机内,经过电镀生箔工艺后,获得铜箔半成品,余废料回流到溶铜塔或污液塔内;
步骤5:对铜箔半成品的表面进行酸洗工艺,该酸洗过程采用浓度为130~140g/L的稀硫酸;
步骤6:通过砂纸对铜箔半成品的表面进行打磨粗化处理;
步骤7:通过电辊对铜箔半成品的表面进行固化处理;
步骤8:以电镀形式对铜箔半成品依次完成镀镍、镀锌、镀铬的工艺,其中:镀镍过程中镍离子的浓度为3.2g/L~4.5g/L,pH为10~11.5,电镀液的温度为35℃~40℃,电流密度为0.8~1.5A/dm2;镀锌过程中锌离子的浓度为4.9g/L~6.0g/L,pH为10~11.5,电镀液的温度为35℃~40℃,电流密度为0.5~0.9A/dm2;镀铬过程中铬离子的浓度为1.5g/L~2.5g/L,pH为10~11.5,电镀液的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为0.8~1.2A/dm2;
步骤9:对铜箔半成品表面的镀锌镍铬防氧化层外喷涂硅烷偶联剂,完成涂硅烷工艺;
步骤10:铜箔半成品进行烘烤处理,得到铜箔成品;
步骤11:通过绕卷包装机对铜箔成品进行收卷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拉双光锂电铜箔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羟乙基纤维素(HEC)浓度为10g/L、糖精钠浓度为8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浓度为8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拉双光锂电铜箔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聚乙二醇(PEG)的浓度为5g/L、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5mg/L、2-巯基吡啶的浓度为5g/L、2-氨基噻唑的浓度为1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拉双光锂电铜箔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镍离子的浓度为3.5g/L,pH为10,电镀液的温度为38℃,电流密度为1.0A/dm2;镀锌过程中锌离子的浓度为5.0g/L,pH为10,电镀液的温度为38℃,电流密度为0.8A/dm2;镀铬过程中铬离子的浓度为2.0g/L,pH为10,电镀液的温度为30℃,电流密度为1.0A/d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花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花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8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