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711.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昕;李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容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模 螺栓 动力 自动 跟随 环形 循环 拧紧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包括柔性链环,柔性链环可循环转动环绕连接在基架体上;柔性链环绕基架体循环转动时至少有一段始终保持为平直状态且该段形成为平直工作段;柔性链环上沿长度方向还间隔设有多个可独立升降的装拆单元;平直工作段的长度大于任意两相邻装拆单元在柔性链环长度方向上的直线间距。本发的机构,将基架体按设计方位固定后,可通过装拆单元与管桩模具上栓接单元的作用连接从管桩模具的直线运动上获得动力,从而带动柔性链环随管桩模具做无动力同步跟随运动,转动过程中各装拆单元在平直工作段有序完成装拆作业,管桩模具无停滞、装拆单元无返空行程,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业运输中拧紧或松开螺钉或螺帽的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制造混凝土管桩的过程,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工序:拉丝、编笼、布混凝土料、合模、张拉、离心成型、蒸汽防护以及脱模。其中,合模和脱模的过程需要将管桩模具上的螺栓全部拧紧和卸松。管桩模具为直线形,可参见附图1,由截面均为半圆的上模和下模扣合而成,上模和下模的扣合面沿径向外沿有连接边,通过若干螺栓将上模和下模的连接边并栓接。但是管桩模具100的长度较长,沿其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布置的栓接单元101的数量相应也很多,并且对称布置于两侧。
业内传统的操作方式,是管模以约200mm/s的速度前移,两侧各站一名工人,当对应的螺栓移动到工人站立工位时,工人手持风炮将螺栓拧紧或拆卸,如此重复操作。传统方式存在两个突出问题:1、即使以降低管模前移速度(降低生产效率)为代价,仍存在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2、拧紧过程需要保证一定的扭矩施加时长,而疲于操作的工人很难保证施加扭矩的时长,导致拧紧效果不良。如果管桩模具上配置的是快拆翻转式螺栓(参考CN206464802U),通常还需要陪一名辅助工人来专门进行翻转螺栓的操作,进一步加高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管桩模螺栓拧紧\拆卸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比如湖北工业大学CN107932046A、CN107803926A、CN207464881U公开的设备,常州常力锅炉CN206464802U、CN109175983A、CN210731587U公开的设备,广州德亚CN106738305A等公开的设备,周兆弟CN211762309U等公开的设备,以及CN108638321A、CN211616075U公开的设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从研究方向来说,强行研发设备去适应现存使用的尺寸精度较差的管桩模具,有些本末倒置,导致设备成本太高且不实用!比如螺栓非等距、螺栓实际间隔精度较低导致风炮准确套住螺栓存在偏差的问题,已通过如CN105583612A、CN207464644U公开的带柔性的风炮,简单、良好地解决,又比如需要翻转快拆翻转式螺栓的问题,早已通过如CN101758554A公开的管桩模具螺丝彻底地解决。没有必要在研发的设备上强行加上多向检测、多向驱动、翻转螺栓扶平扶正定位、若干风炮分别驱动定位等系列复杂功能。管桩模具本身也是消耗品,初期使用的尺寸精度较差的管桩模具弃用后,按管桩模制造标准规范后制造出的管桩模具,将使前述复杂设备的很多功能虚设,而对于管桩制造厂家来说,使用新的管桩模具和相应的设备,显然比寻求超高价格的功能、结构复杂的设备更实际。功能、结构复杂的设备,故障率、维修成本也更高,常影响生产计划和进度,也是普通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容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容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