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亲性寡肽结构物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0189.X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季爱民;岑柏宏;黎权辉;陈佳扬;陈漳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泽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5/103 | 分类号: | C07K5/103;C07K7/06;C07K7/08;C07K14/00;C07K19/00;A61K47/64;A61K47/69;A61K31/708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亲性 寡肽 结构 物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寡肽结构物质,以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组氨酸(LLHH)基本序列为母核序列,形成的寡肽结构为(LLHH)n,其中的n为1‑9中的一种。优选以重量比以1:1、5:1、10:1、20:1、40:1混合制备的cRGD‑R9‑(LLHH)n/siEGFR自组装纳米给药系统。该两性寡肽结构与其它成分通过化学键形成偶联物后用作给药系统,可提高给药系统所载药物分子进入细胞的摄取量,促进所载药物分子从内含体逃逸进入胞浆,从而提高药物分子的生物学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中的一种提高药物分子生物学活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双(2,4-二硝基苯)-L-组氨酸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是C18H13N7O10。
实现多肽、蛋白质、核酸或化合物等药物分子对细胞内靶标有疗效的前提,是合适的给药系统携带这些药物分子首先依赖于内吞途径作为主要摄取机制进入细胞内,然后在细胞内从内含体(Endosome,或称内体)转运至溶酶体降解前的过程中释放至胞浆中,作用于靶点才能发挥疗效;否则,这些药物或降解或外排出细胞外失去疗效。反之,如果要提高这些药物分子的疗效,除了使用合适的给药系统将药物带入靶组织细胞内,提高药物分子从内含体逃逸出来进入胞浆内的数量,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和难度最大的选择(Pei D,Buyanova M. Overcoming Endosomal Entrapment in Drug Delivery[J]. BioconjugChem,2019,30(2):273-283.)。
小干扰RNA(siRNA)可特异性沉默靶标mRNA表达水平(200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因此siRNA分子可以通过特异性沉默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或发展的基因,具有治疗基因过表达及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的广泛应用前景(Science,2016,352(6292):1417-1420;NatChem Biol,2006,2(12):689-700.)。将siRNA分子药物输送到靶细胞中治疗疾病,所有的给药方式最终都会出现内含体内siRNA分子逃逸进入胞浆内的困难深渊,是目前实现siRNA广泛治疗组织疾病(肝脏靶向除外)而疗效欠缺的最关键因素(Dowdy SF. Overcomingcellular barriers for RNA therapeutics.Nat Biotechnol. 2017 Mar;35(3):222-229.)。
目前国内外研究用两大类方式增加内含体内siRNA分子的逃逸:
1)破坏内体膜结构增加药物释放[Huet-Calderwood C, Rivera-Molina F,Iwamoto D V, Kromann E B, Toomre D, Calderwood D A. Novel ecto-taggedintegrins reveal their trafficking in live cells[J]. Nat Commun,2017,8(1):570.]。使用小分子来破坏或溶解内体的脂质双层膜,如氯喹或溶酶肽等,让内体中有更多的siRNA释放进入胞浆中;但目前使用的这些小分子在细胞内产生了不可接受的毒性,或还不能使内体膜足够去稳定达到临床疗效逃逸所需的siRNA数量(相差1-2个数量级)。
2)抑制循环,增加内体药物逃逸的机会,抑制内体转运外排,延长其在胞浆内的循环时间,使得内体中的siRNA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逃逸进入胞浆中,如缺少人源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时,脂质纳米粒(LNPs)滞留在增大的内体/溶酶体内,不能外排出细胞,增加了内体siRNA逃逸的机会,提高了基因沉默效率。总之,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且适合临床使用提高内体药物逃逸的方法(Dowdy SF. Overcoming cellular barriers for RNAtherapeutics.Nat Biotechnol. 2017 Mar;35(3):222-2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泽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泽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