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反应结晶、浆洗、过滤、干燥功能的液力挤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9342.7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2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崔龙;张德友;朱碧肖;丁建国;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D9/02;B01D29/50;B01D29/01;B01D29/78;B01D29/8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结晶 浆洗 过滤 干燥 功能 挤压 方法 | ||
1.一种集反应结晶、浆洗、过滤、干燥功能的液力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力挤压方法包括液力挤压一体机,所述液力挤压一体机包括机架(20)以及布置在机架(20)上的立式的滤筒(30),沿滤筒(30)轴向由上而下的依序布置有可沿滤筒(30)筒腔作往复轴向动作的活塞盖(11)以及用于过滤物料的下滤网(70);所述活塞盖(11)及下滤网(70)将滤筒(30)筒腔由上而下依序划分为上腔、下腔以及底层滤液腔;活塞盖(11)的外缘与滤筒(30)筒腔壁之间存有可供物料在上腔与下腔之间流通的通行间隙,活塞盖(11)的外缘处同轴的设置有可充气的膨胀囊(13),膨胀囊(13)作膨胀动作时可堵塞所述通行间隙;所述滤筒(30)顶端布置进料口(31),滤筒(30)侧壁布置连通下腔的可启闭的排渣口(32),滤筒(30)底端布置出液口(33)从而连通外部设备与底层滤液腔;所述活塞盖(11)底面布置用于压滤物料的压滤面,且活塞盖(11)内布置有两路预设管路,其中一路预设管路构成进气腔从而连通膨胀囊(13)与压缩气源(80),另一路预设管路构成负压腔从而连通压滤面处滤孔与负压组件(90);
该液力挤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结晶阶段:活塞盖(11)下行至指定高度,压缩气源开启,膨胀囊(13)充气并保持一定压力,保证上腔的密封性;此时,底层滤液腔和下腔均与上腔隔离,不会受到反应液结晶的影响;待反应结晶的反应液由进料口(31)进入上腔,进料完毕后,反应液开始进行反应、结晶;待反应液完成反应结晶过程,析出晶体颗粒,形成饱和悬浮液后,反应结晶过程结束,设备进入下一个阶段;
(2)脱水阶段;该阶段可分为两个过程:自流脱水阶段和液力挤压过滤脱水阶段;
自流脱水阶段:反应结晶过程结束后,膨胀囊(13)排气,密封解除,膨胀囊(13)外圆周面缩小,与滤筒(30)筒壁之间形成通行间隙,此时下腔、上腔及底层滤液腔连通,悬浮液由通行间隙从上腔进入下腔,在重力作用下,悬浮液内的液体通过出液口(33)流走,而晶体颗粒被截留在下滤网(70)处形成滤饼,此为自流脱水阶段;
液力挤压过滤脱水阶段:待自流脱水阶段进行到既定时间,因为滤饼越来越厚,过滤阻力增大,通过自流的出水量会越来越小,此时需要借助外力来加速过滤,进入液力挤压过滤脱水阶段;活塞盖(11)向下运动,同时膨胀囊(13)充气,形成密封状态,将剩余的悬浮液密封在下腔中;活塞盖(11)逐步挤压下腔内的物料,水分通过下滤网(70)最终通过出液口(33)流走;随着挤压的进行,滤饼越来越厚,过滤阻力越来越大,滤饼上层的水分难以穿透滤饼;此时,开启负压组件,在负压作用下,滤饼上层的水分会经由活塞盖(11)处负压腔被吸出;待脱水阶段结束后,膨胀囊(13)排气,解除密封状态,同时活塞盖(11)复位;
(3)滤饼卸料阶段;上述流程完成后,干净的滤饼需要卸除,此时打开排渣口(32),实现排渣操作;
所述活塞盖(11)外形呈桶口朝下的圆桶状,所述液力挤压一体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活塞盖(11)产生轴向往复动作的中空管状的主轴(12),主轴(12)沿滤筒(30)轴向铅垂贯穿滤筒(30)外壁,并与位于滤筒(30)顶部的直线动力源间形成动力配合;主轴(12)管腔处同轴布置中心管(12a),中心管(12a)外壁与主轴(12)管腔壁所围合形成的环形腔道构成所述进气腔,连通进气腔的气道(11a)先径向沿活塞盖(11)的桶底延伸,再轴向沿活塞盖(11)的桶壁延伸并连通至环形匀气腔(11b)处;环形匀气腔(11b)处布置有用于连通膨胀囊(13)囊腔的气孔(11c);中心管(12a)管腔构成所述负压腔,且活塞盖(11)的桶口处盖覆有上孔板(16),从而使得上孔板(16)与活塞盖(11)的桶腔共同围合形成可供滤液暂留的积液腔;滤液经由上孔板(16)的筛孔和负压腔直至排出滤筒(30)筒腔外;
所述直线动力源为液压缸(51);滤筒顶壁处布置有用于起浆洗功能的喷淋头(60),上孔板(16)的下板面处轴向的凸设有用于起搅拌功能的搅拌桨(17a);所述滤筒(30)顶端处还布置有减速机(52),主轴(12)通过花键配合于减速机(52)的输出齿轮上;脱水阶段为两次以上,待第一次脱水阶段完成后,随后进入浆化洗涤阶段:出液口(33)关闭,洗涤液由喷淋头(60)进入;洗涤液进料完成后,活塞盖(11)作升降运动,同时并作或单作旋转运动,达到打浆目的;打浆洗涤结束,活塞盖(11)停止动作并复位到高位,出液口(33)开启,进入第二次脱水阶段;
所述滤筒(30)由同轴且轴向由上至下依序布置的上筒体(30a)及下筒体(30b)组合形成,下筒体(30b)的内壁构成用于配合膨胀后的膨胀囊(13)的配合壁,且排渣口(32)及出液口(33)均开设在下筒体(30b)上;
所述下筒体(30b)的底面处布置有起加热功能的盘管(30c),滤筒(30)筒壁处布置可对滤筒(30)内物料进行加热操作的中空夹层(30d);待脱水阶段全部完成后,进入滤饼干燥阶段:中空夹层(30d)以及盘管(30c)内均通入热源对滤饼进行加热;同时,活塞盖(11)作转动动作以便加速干燥过程;滤饼干燥阶段结束后,活塞盖(11)停止动作并复位到高位,排渣口(32)开启,进入滤饼卸料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3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