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助力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88572.1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语斐;应儿;张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阿波罗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45 | 分类号: | B62M6/45;B62M6/50;B62M6/60;H02J7/32 |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悦诚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12 | 代理人: | 余威 |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自行车 | ||
1.电动助力自行车,包括车架(1)、主动链轮(2)、从动链轮(3)及后轮轴(4),所述从动链轮(3)设于后轮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轴(4)上设有储能离合装置,所述车架(1)设有与储能离合装置相配合的储能驱动装置,所述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储能器(11)及驱动轴(12),所述储能器(11)设于车架(1)上,所述储能器(11)上设有与第一齿部(9)相配合的第二齿部(13),所述驱动轴(12)与储能驱动装置内的驱动器相连;
所述储能驱动装置上设有辅助离合装置,所述辅助离合装置连接有用于给自行车助力的助力装置,所述储能驱动装置用于给助力装置提供驱动力;
所述辅助离合装置包括第二离合器(14)、第二弹簧(15)及驱动盘(16),所述第二离合器(14)设于驱动轴(12)上,所述第二离合器(14)上设有第三齿部(17),所述第二弹簧(15)设于驱动轴(12)上且分别顶靠第二离合器(14)及驱动盘(16),所述驱动盘(16)设于驱动轴(12)上,所述驱动盘(16)上设有与第三齿部(17)相配合的第四齿部(18),所述驱动盘(16)上设有驱动销(22),所述第二离合器(14)上设有第二接触板(141);
所述第二接触板(141)与储能器(11)之间设有接近开关(37),所述接近开关(37)固设于储能器(11)壳体上,所述接近开关(37)通过电缆与储能器(11)上电源相连;
所述车架(1)上设有控制储能离合装置及辅助离合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液体浮球控制,通过第一拉绳(5)及第二拉绳(6)分别控制储能离合装置及辅助离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离合装置包括第一离合器(7)及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离合器(7)设于后轮轴(4)上,所述第一弹簧(8)套设于后轮轴(4)上且分别顶靠第一离合器(7)及从动链轮(3),所述第一离合器(7)上设有第一齿部(9)及第一接触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包括推进盘(19)及连杆(20),所述推进盘(19)转动设于主动链轮(2)腔体内,所述推进盘(19)上设有推进销(21),所述连杆(2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推进销(21)及驱动销(22),所述推进盘(19)内设有若干组圆周均匀分布的复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销(23)及第六弹簧(24),所述推进盘(19)内设有与复位装置相配合的腔体,所述复位销(23)滑动设于推进盘(19)腔体内,所述第六弹簧(24)设于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复位销(23)底部及推进盘(19)腔体底部,所述复位销(23)逆时针侧设有圆弧形面(25),顺时针侧设有竖直面,所述主动链轮(2)上设有与圆弧形面(25)相配合的竖直凸台(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U型管(27)、第一浮球(28)及第二浮球(29),所述U型管(27)设于车架(1)上,所述第一浮球(28)及第二浮球(29)设于U型管(27)内,所述U型管(27)内设有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球(28)及第二浮球(29)之间通过第三拉绳(30)相连,所述第一浮球(28)另一端与第一拉绳(5)相连,所述第一拉绳(5)另一端设有与储能离合装置相配合的第一滑销(31),所述第二浮球(29)另一端与第二拉绳(6)相连,所述第二拉绳(6)另一端设有与辅助离合装置相配合的第二滑销(32),所述第一滑销(31)及第二滑销(32)滑动设于车架(1)上,所述第一滑销(31)及第二滑销(32)与车架(1)之间分别设有第三弹簧(33)及第四弹簧(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销(31)上设有与第一接触板(10)相配合的第一斜面(35),所述第二滑销(32)上设有与第二接触板(14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阿波罗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阿波罗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