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8312.4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武双;朱敏;刘玉超;刘鹏飞;王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七洲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2 | 分类号: | C07D24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5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硫菌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反应温度条件苛刻、反应步骤过多、放大操作不便、三废多且收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1‑(2‑氯苯基)‑2‑(1‑氯环丙基)‑2‑羟基]‑丙基肼与原甲酸三乙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再加入异硫氰酸三甲基硅酯继续反应得到所述的丙硫菌唑,反应方程式为:该制备方法避免了低温无水无氧和高温的极端操作,采用一锅煮的方式,改变加料的顺序,降低了异构体的产率,改用硫氰酸三甲硅酯代替硫氰酸盐,提高了反应的速度,使得反应的整体产率大幅增高,并且还降低了耗材及人工成本,使得三废变少,时间缩短,实用价值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由德国拜尔公司1995开发的高效新型、光谱三唑类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禾谷作物如麦类、水稻,以及油菜、花生和豆类作物,对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叶斑病、菌核病、云纹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目前,合成丙硫菌唑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制备方法是以三氮唑类化合物与硫磺反应,生成丙硫菌唑,硫磺作为硫原子的来源,如美国专利US5789430公开报道,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超低温条件下用正丁基锂对三氮唑拔氢再进行环氧开环加成,最后以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200℃高温下进对三氮唑进行硫化,从而得到丙硫菌唑。
第一种制备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反应中需要用到正丁基锂这种危险试剂进行拔氢,需要超低温,并且还需要无水无氧条件,反应比较苛刻,不利于放大以及安全生产。(2)三氮唑硫化时需要高温200℃进行操作,也不利于安全生产。
第二种制备方法是以2-氯-1-(1-(1-氯环丙基)乙酮为起始原料,先和肼开环加成生成肼基物,再和甲醛反应生成腙,然后再与硫氰酸盐以及硫酸氢钠环合生成二氢丙硫,最后再氧化得到丙硫菌唑。
第二种制备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该方法步骤过长,折合成总收率较低。(2)所需的单元反应操作过多,应用于放大生产存在较多不便。(3)反应结束后产生大量的三废。
第三种制备方法是以1-(2-氯苯基)-2-(1-氯环丙基)-2-羟基]-丙基肼的盐酸盐为起始原料,先和硫氰酸盐得到中间体,再和原甲酸三乙酯反应生得到丙硫菌唑。
以上制备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加料顺序:先加1-(2-氯苯基)-2-(1-氯环丙基)-2-羟基]-丙基肼的盐酸盐和硫氰酸盐再加甲酸三乙酯,会导致异构体比例升高,而主产物降低。(2)硫氰酸盐活性较低,所以关环效率低下,需要长时间反应,导致副反应增多,能耗过高。(3)反应的整体收率在72%~78%,收率还是偏低,对于工业生产意义不明显,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需步骤少、对温度要求低、且收率较高的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1-(2-氯苯基)-2-(1-氯环丙基)-2-羟基]-丙基肼与原甲酸三乙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再加入异硫氰酸三甲基硅酯继续反应得到所述的丙硫菌唑。
本发明可采用一锅煮的方式,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1,2-二溴乙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洲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洲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