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8306.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岭;岳希金;周明英;满德恩;傅交清;郭脉海;仇南南;李国强;杜英慧;满海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7/42 | 分类号: | C07C227/42;C07C229/24;C07C227/4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朱培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氨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属于谷氨酸生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晶工序和转晶工序,三次母液进行第一次洗晶之前,将pH调整至谷氨酸的等电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创造性地三次母液进行第一次洗晶之前,将pH调整至谷氨酸的等电点,降低了三次母液中的β‑谷氨酸晶体的含量;以α‑谷氨酸晶体粗品作为晶核,规避了β‑谷氨酸晶体的产生,晶型更大,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α‑谷氨酸晶体粗品实现再次等电能够使物料快速越过蛋白质的等电点,有效地避免了蛋白质的析出,降低了蛋白质杂质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谷氨酸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谷氨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谷氨酸主要用来制造味精,发酵法制造谷氨酸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制造过程主要有:淀粉糖化、种子培养、发酵、提取等工序。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工艺方法有许多。
目前采用较多的还是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工业规模的谷氨酸等电结晶,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控制结晶晶习,二是控制结晶颗粒粒径分布。
结晶晶习:谷氨酸结晶析出时有两种不同的晶习,一种是棱柱或棱锥状α-型结晶,颗粒粗,沉淀快,容易分离,是工业生产中希望得到的结晶晶习。另一种是片状或针状β-型结晶,比表面积大,沉淀慢,难以分离,是工业生产中必须避免的结晶晶习。
结晶颗粒粒径分布:颗粒粒径分布是指某一直径的结晶颗粒在样品中所占的质量或体积百分比。工业规模的谷氨酸结晶,即使全部是α型结晶,颗粒直径分布从几个微米到上千个微米,主要粒径分布在50-300微米之间。结晶颗粒粒径越小,分离越困难,收率越低,质量越差。
专利号为200410041454.X的国家发明专利公开了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并利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
在实际使用过程会产生多种母液,目前都将母液直接排放,母液中仍然存留着大量的谷氨酸,导致物料的流失,且会给污水处理带来负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谷氨酸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将母液直接排放,母液中仍然存留着大量的谷氨酸,导致物料的流失,且会给污水处理带来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谷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晶工序和转晶工序,
所述洗晶工序包括:一次洗晶工序和二次洗晶工序,所述一次洗晶工序将获得α-谷氨酸晶体粗品加入三次母液中进行第一次洗晶,并利用分离机进行分离获得二次母液和α-谷氨酸晶体;所述二次洗晶工序包括将一次洗晶获得α-谷氨酸晶体加入四次母液中,
所述转晶工序包括将二次洗晶的溶液一起打入转晶罐内转晶,经过分离机分离后得到三次母液,
所述三次母液进行第一次洗晶之前,将pH调整至谷氨酸的等电点。
所述的三次母液进行第一次洗晶之前,将pH调整至谷氨酸的等电点,谷氨酸的等电点的pH为3.0-3.4。
所述的洗晶工序的分离机为卧螺分离机;所述转晶工序的分离机为真空带式分离机。
所述α-谷氨酸晶体粗品由谷氨酸发酵液经浓缩、等电处理、拉冷处理和分离获得。
所述洗晶工序的条件是固液比为80-40kg:40k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在搅拌作用下进行。
所述转晶工序的条件是将含有α-谷氨酸晶体的悬浊液,调pH至4.5-4.8,升温至70~90℃,搅拌条件下,进行转晶,得到转型母液和β-谷氨酸晶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树脂密封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