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870.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周永东;朱文斌;徐开达;卢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胡寅旭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贻贝 附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率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藻种;(2)一级培养;(3)底栖硅藻处理附着基;(4)大规模培养;(5)投苗育苗。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培养条件容易控制,通过选择合适的藻种(藻种)进行培养后,对聚乙烯薄膜进行处理,使聚乙烯薄膜表面形成一层牢固、能诱导厚壳贻贝浮游幼虫附着的微生物被膜,并严格控制育苗条件,从而有效提高了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率,为厚壳贻贝育苗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厚壳贻贝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厚壳贻贝(
研究发现厚壳贻贝浮游幼虫附着与微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附着基等因素有关。但是,目前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很难形成适合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微生物被膜,导致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的附着率较低(附着率仅在30%以下),如此低的附着率严重制约厚壳贻贝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提高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的附着率成为了人工养殖厚壳贻贝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厚壳贻贝稚贝在附着基上附着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率的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培养条件容易控制,能有效提高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藻种
在天然岛礁附近选取附着有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基,用沙滤海水洗去附着基表面的杂质后,转入灭菌后的沙滤海水中,刷下附着基表层的底栖微藻,收集刷落的底栖微藻,得藻种。本发明中选择自然环境中适应能力强的优势生长藻种,不仅易培养,能长期在水中稳定,饵料价值较高,而且能较好地诱导厚壳贻贝幼虫的附着和变态;附着基表面的杂质包括夹杂的其他浮游动物、原生动物、泥沙等。
(2)一级培养
在白色塑料袋内灌注10L添加有营养盐和复合维生素的沙滤海水后接种,接种后在室内进行培养,培养至沙滤海水中底栖海藻浓度达到1.24~8.37×105cell/L。本发明中采用薄膜袋对藻种进行封闭式培养使底栖微藻密度快速达到可扩密度,培养条件稳定、易控,操作方便。
(3)底栖硅藻处理附着基
在容器中注入100L添加有营养盐和复合维生素的沙滤海水;将步骤(2)中白色塑料袋内的沙滤海水全部倒入容器中;在沙滤海水中放入透明的聚乙烯薄膜作为附着基后进行充气培养,培养1~2周。附着基种类是影响幼虫变态和稚贝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发明中采用透明的聚乙烯薄膜作为附着基,不仅面积大,成本低,而且稚贝易附着,稚贝剥离容易;在容器中通过底栖硅藻处理聚乙烯薄膜,使底栖微藻在聚乙烯薄膜表面附着形成一层天然的底栖微藻黏膜,形成一个微生态环境,底栖微藻不仅能够成为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的最佳饵料,而且能够诱导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的附着和变态;充气方式采用传统的方式,即通过气石向容器中进行曝气,使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育苗用水中,从而达到给水生生物提供溶解氧的目的。
(4)大规模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