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船舶下沉量的船舶搁浅预警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772.5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7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兵;刘欧;赵聪聪;朱航标;谢磊;汪洋;张金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79/10 | 分类号: | B63B79/10;B63B79/20;B63B4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43006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船舶 下沉 搁浅 预警 方法 装置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船舶下沉量的船舶搁浅预警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该方法通过采集目标船舶在目标水域航行时的船舶搁浅参数,并根据船舶搁浅参数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式确定当前水域的最小安全水深,再通过采集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当前水域的实时水深数据确定目标水域是否为搁浅水域并相应生成搁浅预警信息。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使搁浅水域的判断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从而降低了船舶搁浅的风险。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航运技术领域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航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船舶下沉量的船舶搁浅预警方法、系统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数量、船舶吃水的不断增加,内河航道、港池等变得十分拥挤,虽然船舶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不断的发展,但是船舶搁浅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尤其是吃水过大船舶的搁浅事故,对人员生命安全、交通环境、生态环境的危害会很大。
目前对于搁浅预警系统的研究,大多采用故障树和事件树分析,还有通过高斯模型来确定船舶搁浅风险的度量值。然而目前对于船舶搁浅情况的分析方式未能根据目标船舶本身的数据进行搁浅分析,导致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分析结果不一定符合实际船舶的情况,从而也就无法为驾驶人员提供有效的航行参考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下沉量的船舶搁浅预警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其能够通过实时采集航行时的各项参数,判断目标水域是否为搁浅水域并及时生成预警信息,从而降低了船舶搁浅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船舶下沉量的船舶搁浅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目标船舶在目标水域航行时的船舶搁浅参数,所述船舶搁浅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船舶的船舶吃水值、船体下沉值、龙骨下最小富裕水深、波浪富裕水深和纵倾富裕水深;
根据所述船舶搁浅参数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式确定当前水域的最小安全水深;
采集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当前水域的实时水深数据;
当所述实时水深小于所述最小安全水深,确定所述目标水域为搁浅水域并生成搁浅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船舶搁浅危险预警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搁浅水域的环境参数;
根据获取的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实时情景难度系数、船舶与所述搁浅水域的最近距离以及船舶到达所述搁浅水域的时间;
根据所述船舶与所述搁浅水域的最近距离、所述船舶到达所述搁浅水域的时间和部分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应急操纵效果;
根据所述实时情景难度系数和所述应急操纵效果,确定整体仿真评价结果;
当所述船舶到达所述搁浅水域的时间小于所述预先设定的最短规避时间,则生成所述船舶搁浅危险预警。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船舶搁浅危险预警这一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船舶与所述搁浅水域的最近距离,判断所述目标船舶是否会进入所述搁浅水域。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船舶搁浅危险预警这一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整体仿真评价结果,给出应急建议。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风速、流速和船舶距离所述搁浅水域中心的距离;所述确定实时情景难度系数,其具体为: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包括风速、流速和船舶距离所述搁浅水域中心的距离确定实时情景难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